2015年11月16日,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推出首個“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100強”名單,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位列第79位,成為江蘇入選的8家醫院之一,也是蘇北唯一一家入選醫院。
艾力彼中國醫院競爭力系列榜單是中國唯一的“第三方分層評價體系”。“這份名單涵蓋了全國的最佳綜合醫院,并將中醫院囊括在內,但不包括專科醫院”,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部負責人嚴卓然介紹:“通過頂級醫院的排名,我們希望找到中國最好的醫院標桿。”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徐醫附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保健、康復等功能任務為一體的,淮海經濟區歷史悠久、規模大、技術水平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省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在入選該榜單的同時,徐醫附院同時入選了艾力彼中國醫院競爭力系列榜單中的另一“金榜”——2014年度中國省域醫院競爭力排行榜30強名單,位列江蘇省內醫院排名第5位。
通訊員:趙芃、裴爭爭
這個榜單夠權威嗎?
——艾力彼中國醫院競爭力系列榜單是中國唯一的“第三方分層評價體系”
有人或許會問:這個榜單權威嗎?

據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介紹,艾力彼中國醫院競爭力一共有七大系列的榜單,包括:縣級醫院100/500強、地級城市醫院100/500強、省會市屬100強、頂級醫院100強,非公立醫院100/500強、中醫醫院100/500強、省域排名(每省)30/50強,是中國唯一的“第三方分層評價體系”。
2011年至2015年,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先后推出中國縣級醫院、中國地級城市醫院、中國非公立醫院、中國省會市屬醫院和中國中醫醫院排名。在這個基礎上,完成頂級醫院榜單是計劃中的事,由此構成中國醫院競爭力四橫(頂級醫院、省會市屬醫院、地級城市醫院、縣級醫院)三縱(非公立醫院、中醫醫院和省域醫院)的排名體系,完成了一個閉環。通過頂級醫院的排名,艾力彼希望找到中國最好的醫院標桿。
2015年11月,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繼今年3月份推出省會市屬醫院、中醫院等五個榜單后首次推出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100強名單。
從榜單來看,華東地區有34家醫院入圍,江蘇省共8家醫院入圍,徐醫附院是蘇北唯一入圍的醫院。徐醫附院同時入圍“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100強”和“省域醫院競爭力排行榜30強”名單,無疑是對徐醫附院綜合實力的極大肯定。
一些人會問,既然有了中國縣級醫院、中國地級城市醫院、中國非公立醫院、中國省會市屬醫院和中國中醫醫院排名,為什么還要進行省域醫院的排名?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王興琳告訴記者,這一方面是為了使老百姓能夠清楚了解身邊有哪些好醫院;另一方面,每一層級的醫院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這一層級的實力,從而能夠在標桿醫院的引領下進行有效合理的改善及發展。省域醫院排名對象包括省域內所有綜合醫院、中醫院以及部隊醫院,旨在建立省(直轄市、自治區)內參照系,為院長們提供有力的量化參考依據,有效提升醫院競爭力,更進一步完善省域分級診療體系。
徐醫附院為何能上榜?——醫院規模、醫療技術、醫院運行3個評選指標,純客觀指標評價
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部負責人嚴卓然介紹,“中國頂級醫院競爭力100強”的排名按照醫院規模、醫療技術和醫院運行3個一級指標出發,分別選取多個可量化的二級指標,用加權Topsis法得出結果。從排名方法來看,頂級醫院排名采用純客觀指標評價,不摻有主觀評價。
從醫院規模來看,徐醫附院是淮海經濟區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省屬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服務輻射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近20個地市、147個縣區,約1.43億人口。2014年門急診服務總量超過265.57萬人次,出院患者15.59萬人次,居江蘇省前列。目前徐醫附院本部占地面積6萬余㎡,建筑面積22萬㎡,實際開放床位4500張。位于經濟開發區、正在建設的徐醫附院東院總建筑面積26萬㎡,擬設床位2000張,將于2016年投入使用。
徐醫附院現有職工4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560人,博士、碩士學位95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衛生部和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1人;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3人;省優秀醫學人才3人;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領軍人才4人;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重點人才1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41人次;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2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60人,省教育廳、衛生廳科技創新團隊6個。
在醫療技術方面,徐醫附院現設一級臨床科室20個、二級臨床科室34個、大型醫技科室8個、病區60個、醫療中心12個、研究所5個,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科醫師培養示范基地;擁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9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31個,其中不乏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省一級臨床重點學科、省醫學重點學科、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重點學科等“明星科室”;14個臨床、醫技科室獲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有25名博士進站工作,是省衛生廳臨床醫師進修培訓基地。
醫院現有萬元以上大型醫療儀器設備910余臺(件),其中PET/CT-MRI 1臺,回旋加速器1臺,256層CT、雙源CT等多排螺旋CT 8臺,磁共振掃描儀5臺(其中3.0T 3臺),平板數字減影血管機(DSA)5臺,直線加速器2臺,頭部、體部伽馬刀2臺,彩色超聲多普勒27臺、平板數字X線機12臺。
從醫院管理行來看,作為區域醫療龍頭,徐醫附院以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為出發點,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反映比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問題,大力推進深化改革和改善服務,以群眾滿意為最高追求,狠抓醫院標準化建設,規范醫療行為,確保醫療安全,及時收集并反饋患者和家屬的意見、建議,用無聲的行動踐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去年7月,徐州市醫保中心與徐醫附院聯合開發“醫保計算機智能審核系統”并在徐醫附院率先推廣應用,不僅有效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保障患者就醫安全,而且進一步規范了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減少醫保基金的流失;該院完善隨訪計算機管理系統,出院患者首次隨訪均是由副高以上的醫師負責,同時開通24小時健康熱線,依托強大的專家團隊,隨時面向公眾提供健康服務;醫院一直積極推進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在2013年成為徐州市唯一一家走進“兩參一改”現場會的醫院,獲得了96.67%的群眾現場評議滿意度,并成為江蘇省唯一一家兩次獲得“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的醫療機構。
徐醫附院的服務如何?——門診、護理、病房管理等細節服務被頻頻“點贊”
立足服務惠民生,完善細節解民憂,是徐醫附院一直以來追求的服務目標。近年來,徐醫附院堅持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群眾就醫體驗為抓手,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改善服務流程,把提高群眾滿意度放在首位,以優質服務塑造醫院良好品牌,被患者和家屬頻頻“點贊”。
A、門診是患者接觸醫院的第一個窗口。
今年上半年,徐醫附院門診接診人數接近140萬人次,平均算下來,日均接診7700人次左右。“就診患者眾多,來源于蘇、魯、豫、皖四省,近幾年我們不斷改進門診就診環境,提升服務能力,改善服務態度,目前患者的滿意度已經達到97.7%。”門診部沈屹主任介紹。
徐醫附院門診大樓在1998年落成時曾引起極大關注。然而,受當年技術條件限制,這座大樓目前已經難以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近年來,醫院投入巨資,對門診大樓“硬件”條件進行了大幅改善,比如,門診各樓層全面更換了分診叫號系統,實現了二級分診,一樓大廳設置了自助服務區,自助掛號、交費、檢驗報告自助打印,極大地方便患者就診;積極擴大候診空間、改善候診環境,各樓層外走廊全部放置實木長條凳,極大方便了患者候診、休息;全面更換室空調,加裝中廳空調、維修、保養外走廊的空調,有效提升了整個門診區域的空調效果。
在“硬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的同時,徐醫附院門診部也十分注重服務質量的“軟件”升級。尤其在今年,門診部積極開展了“優質服務在門診”系列活動。“我們詳細制定了優質服務考核標準和細則、執行方案,堅持以明查、抽查、暗訪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優質服務在門診’活動開展以來,門診部全體人員的個體素養都有進一步提升,服務態度明顯改善,服務質量有效提升,門診專家、就診患者和家屬對此均表示肯定。”沈屹介紹。
B、2012年11月啟用的病房新大樓,如今已成為徐醫附院一座醒目的地標。
走進病房新大樓,迎面看到的便是一站式服務臺,身著靚麗職業裝的工作人員正忙碌而有序地接待患者和家屬,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今年6月,該服務臺獲評“徐州市百姓辦事零障礙工程金牌服務崗”,這是我市醫療系統中唯一一個獲此榮譽的服務型窗口。
徐醫附院病房管理科科長任玲介紹,一站式服務臺主要承擔著探視管理、病歷復印申請、失物招領、提供便民服務等工作。小到針頭線腦、地圖、剪刀、老花鏡,大到雨傘、輪椅、推車等便民物品,這里都免費提供。服務臺共11名工作人員,均為護理專業畢業生,經過兩周的專業知識和禮儀規范培訓后,才能正式上崗。
醫院聘請保安公司對住院樓進行秩序維護,隨時進行全樓巡視,確保為病人創造安靜、安全的住院環境;各乘梯大廳安排多名疏導人員,所有電梯實行分號分層運行,其中新大樓中每三個樓層都有一部專門電梯到達。病房保潔方面,該院提出的管理要求是“不僅要看上去干凈整潔,更要確保清潔和消毒措施落到實處”。任玲科長介紹,病房管理科對于保潔員的工作質量考核非常嚴格,返聘了四位退休的護士長每天按照不同區域的衛生質量檢查表對保潔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保潔公司必須按照日流程及周月工作重點做好衛生保潔工作,同時制定了病房、衛生間、配餐間、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等不同區域的規范性擦拭流程,要求保潔人員嚴格落實。
C、徐醫附院的護理優質服務亮點不勝枚舉。
“以‘務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自2010年首次提出后,我們醫院的每一個病區都根據自己的特色,從小事做起,從細節著手,對護理工作進行了各具特色的提升和改善。”護理部主任周瑩介紹說。
例如,血液科為減輕長期化療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化療藥物對靜脈血管和局部組織的損傷,為患者實施PICC置管術,讓他們放心將PICC導管帶回家,還不影響日常生活;神經外科制訂了病情觀察、引流管護理、人工氣道管理的專科護理質量考核指標,修訂了科室護理常規和健康教育手冊,制作了健康教育處方和神經外科各類疾病的出院宣教單頁;神經內科針對不能自理、意識不清的患者,設置了床旁提醒單,減少了醫患雙方的溝通環節與障礙,避免了時機延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徐醫附院圍繞“保障患者安全,促進護理全面質量提高”這條主線,進一步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安全、便捷、溫馨的護理服務,打造了患者滿意、家屬放心、社會信任的優質護理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