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天津爆炸事件,炸點附近的氰化鈉引起公眾憂慮。化工博士黃焱(筆名“三畝”)的《氰化鈉究竟有多危險?》一文,批駁了“下雨會讓人中毒”的網上流言。科技日報記者專訪黃焱,請他回應了人們對氰化物的種種疑問。
氰化物憑什么毒死人?
電影里的情景:間諜或刺客被抓住,突然癱倒,死了。原來服下了事先準備的氰化鉀。它毒性發作快,吃掉0.1克,九死一生。一些名人,比如圖靈就靠這個自殺。
氰化鈉和氫氰酸同樣致命。所謂氰,是一個碳原子加一個氮原子的化學根,寫作“CN”。它能毒死人,是因為跟細胞中的鐵結合,使鐵喪失了攜帶氧的能力。
具體來說,細胞的發動機——線粒體要制造能量物質ATP,需要一種細胞色素氧化酶,鐵元素在這種酶里很關鍵,負責搬運氧。氰化鉀、氰化鈉起效快,是因為它們極易溶解,釋放氰離子。氰離子纏住了氧化酶中的鐵,鐵無法從三價變成二價,喪失了運氧的能力,能量鏈條被打斷。中樞神經首先罷工,呼吸和心跳隨之停止。
硫代硫酸鈉是最常用的解毒物,它能跟氰離子結合,讓后者不再活躍和搗亂。
日常會接觸到氰化物嗎?
非化工專業的人不會接觸氰化鈉這樣的劇毒物。不過大自然中,“CN”結構到處都是,沒什么可怕的。空氣中有氰化氫,極微量,下雨會滴到皮膚上,遠不至毒害。
很多植物中也有“氰甙”,本身沒毒,但會在某些酸、酶環境下釋放出氰化氫,變得有毒。
竹筍等植物含極少的氰甙。氰甙含量多到有毒的,是苦杏仁。一次吃兩顆或以上的苦杏仁,就可能中毒。桃仁、枇杷仁、櫻桃仁等水果種子也含有不少氰甙。順便一提:大概有六成的人,能聞到氰化氫氣體有一股苦杏仁味。
許多熱帶國家的主糧——木薯,也是有氰毒的。但人們懂得磨碎、浸泡,去掉木薯淀粉中的氰甙。加熱后,去毒就更徹底。
一些動物體內也有氰,比如許多淡水魚的膽汁里有氰,所以吃魚膽有危險。
氰是植物用來保護自己的簡易毒藥,不過世世代代吃植物的人,對氰離子有一定解毒能力,所以食物中有點氰也無礙。
丁腈橡膠里面也含有氰,但它不會釋放出氰離子,因此是無毒的。丁腈橡膠可以做手套。
為什么要制造氰化物?
除了制造丁腈橡膠,氰化物的用處還很多。許多常用藥的制造,都使用氰化物作為中間體,比如青霉素、黃連素,等等。而很多農藥,比如草甘膦的生產也離不開氰化物。
氰化物可以跟金屬離子“親密無間”,因此很多氰化鹽被用來電鍍,它可以讓金屬細致均勻地覆蓋零件。
類似的原理,氰化鈉可以將黃金從水里抓出來。近幾年在中國,氰化物用量急劇攀升的領域,就是“濕法冶金”。每生產1千克黃金,需要四五噸氰化鈉。由于對黃金的巨大需求,目前中國是氰化鈉的最大生產國。
雖說氰化物劇毒,但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能生產氰化物的工廠,就有保障人員安全的辦法。但氰化物的運輸和倉儲環節是有危險的,之前也發生過運輸時氰化物泄露的情況。
中國此前的氰化物污染,大多發生在電鍍和采金生產中。盡管遵循操作規范,氰化物的污染可以避免,但很多電鍍小作坊,還有黑金礦,都是氰化物污染源。幸而,氰化物在環境中分解迅速,其污染不會像重金屬一樣持續多年。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