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說到“皮皮蝦”,中國不同地區的老百姓對于這種海鮮的叫法不一,如:蝦爬子、皮皮蝦,瀨尿蝦等。對于愛吃海鮮的人來說,這種海產品肯定是美味,但面對鮮活皮皮蝦時卻有風險。最近就有人被蝦扎了一下,幸好處理及時,才挽回一命。
手指被扎破 高燒40度
家住廣東珠海的譚先生,今年64歲。作為土生土長的海邊人,譚先生跟海鮮打了大半輩子交道。近日,譚先生在處理海鮮時,一不小心被活蹦亂跳的皮皮蝦扎破了右手食指,因為只是滲了一點血,他也沒放在心上。結果到了當天晚上八點半,譚先生竟然高燒40度,而且整個右手前臂及手掌都出現了紅熱腫痛。
被診斷染上“創傷弧菌”
怎么回事?當晚,譚先生就被家人送到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進行救治,高燒持續,他的右手腫脹,甚至皮膚開始流膿壞死,情況危重。醫生經過檢查,確診譚先生感染了一種叫做“創傷弧菌”的細菌,該病的發病率極低,但死亡率極高。到目前為止,連譚先生在內,國內才發現四例,前幾例患者都因搶救無效死亡!
通過對譚先生對癥下藥,進行抗生素處理之后,由于治療及時,控制了炎癥感染,才挽回一命。
吃海鮮或海邊戲水要小心
那么什么是“創傷弧菌”?原來“創傷弧菌”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創傷弧菌廣泛分布在海水中,如果傷口接觸到海水、貝殼或魚類,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感染后的癥狀包括嘔吐、發燒、腹瀉、低血壓、腫脹和疼痛等,需要盡快使用抗生素治療。
人們到海邊戲水時、或生吃海鮮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特別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體有傷口時,更要注意,以免被此菌侵襲導致感染。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以防止扎傷;且建議海產類食物絕對要煮熟再吃,因為高溫可以殺死“創傷弧菌”。
海鮮很美味,但吃海鮮也有不少注意事項
1.海鮮煮不熟含有細菌
海鮮中除了有病菌之外,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油食品)腌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2.死貝類病菌毒素多
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健康食品)造成威脅。選購活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盡快烹調。過敏體質的人尤其應當注意,因為有時候過敏反應不是因為海鮮本身,而是在海鮮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分解過程中的物質導致的。
3.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
魚、蝦、蟹等海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鈣食品)等營養素。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產品后,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最好間隔兩小時以上再吃。
4.吃海鮮后喝茶會長結石
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類似。因為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在食用海鮮前或后喝茶,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相結合的機會。因此,在吃海鮮時最好別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間隔兩小時以上。
5.冰鮮蝦不可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只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水產海鮮與肉類不同,它們體內帶有很多耐低溫的細菌,而且蛋白質分解特別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時,蝦體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質,產生了胺類物質,無論怎么樣都達不到活蝦的口感、風味和安全性,當然也就不適合白灼的吃法了。不過,冰鮮的蝦可以高溫烹炒或煎炸。
6.打包來的海鮮要冷藏
如果海鮮已經高溫徹底烹熟,那么只需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熱后即可食用。如果海鮮并未經過充分加熱,但已經死去,那么應當放進冷藏室,下一餐之前化凍,然后徹底加熱烹熟,不要再貪戀生鮮口感。由于海鮮類食品的蛋白質質地細膩,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應當在一天之內食完,不要長時間存放。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