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4月23日下午4時40分,河南省周口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張某在醫務人員陪同下,戴著口罩滿面笑容走出了重癥監護病房。經省級專家會診后,張某已符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的出院標準。此外,與其密切接觸的8名人員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也于日前全部解除醫學觀察。
出院現場:患者微笑出院,說得最多的是“感謝”
“感謝政府,感謝專家,感謝護士們,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4月23日16時40分,65歲的張某終于走出重癥監護室,康復出院。
從4月10日到23日,張某在重癥監護室整整治療了14天。這14天,對于張某來說是一段銘心刻骨的日子。
張某說,醫護人員每半個小時給他測一次血壓、量一次體溫。“說實話,進了這個樓,我心里想著不知會咋出去呢!是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讓我康復了。”張某的眼眶濕潤了。
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走出病房大樓的張某與等候在此的家人相擁而泣,“這些護士啊,比俺兒女都親,時時刻刻關心著我。”張某對老伴說。
張某請記者轉達對我省另兩名禽流感患者的問候,他說,得了這個病之后,要有治愈的信心。
救治狀況:入院14天,患者已符合出院標準
昨天下午,周口市衛生局局長郝寶良作出通報。專家組根據國家衛計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規定的標準,綜合會診后,判定張某符合出院條件。
國家標準要求兩次檢測病毒是陰性,張某經檢測四次都是陰性,且體溫正常已達12天、各項指標恢復正常,說明已經康復。該市衛生局要求,醫院仍需密切關注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狀況,定期做好隨訪工作。
據了解,患者張某的感染源,初步判斷來源于外來活禽,其宰殺的雞是從外省運來的。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侯保衛說,此次救治張某,醫療費總計3萬多元。市政府和川匯區對救治經費有充分保障。由于該病人加入了新農合,可以報銷很大的比例。
專家解釋:康復出院,得益于早發現、早診斷
河南省衛生廳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鄭大一附院教授張慶憲接受采訪時說,該例患者的康復得益于早發現、早診斷,治療科學及時,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成功救治的范例,積累了臨床經驗。
張慶憲說,大家一旦覺得自己有可能接觸到這種病毒而發生癥狀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周口這名患者當時知道自己經常接觸禽類,生病后馬上診察。而醫務人員立即采取了隔離措施,并將病人送到了定點醫院進行了及時采樣、及時檢測,這都為后期的治療贏得了時間。
早診斷之后,醫生在72小時內用了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達菲),為病人的病情轉好建立了基礎。病人除病毒感染外,繼發的還有細菌感染。調整治療方案后,第三天病人體溫降至正常,避免了向重癥發展。再經后續的抗病毒、抗炎等治療,病人得以康復。
張慶憲說,目前還沒發現人傳人的證據,患者在直接接觸活禽中,可能導致了病毒的暴露,經呼吸道吸入后致病。
患者張某,男,65歲,川匯區人,農民。
出院患者急診情況:
4月8日,張某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咳嗽、咳痰;
4月10日,到周口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
4月14日,確診;
4月15日、17日、19日和21日,其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4月22日,生理指標恢復正常,停止治療;
4月23日,康復出院。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