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據澳大利亞媒體消息,澳警方近日破獲一起跨國走私案件,販毒團伙利用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收取含有能夠提煉制造毒品成分的包裹。
目前,一些涉案留學生已被逮捕。為什么中國留學生會深陷跨國走私案?
包裹夾帶走私藥品
澳大利亞墨爾本警方3日發現了數公斤用于制造毒品的偽麻黃堿和大約300克甲基安非他明,也就是“冰毒”。警方順藤摸瓜逮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9名是中國籍,一些人是目前在澳大利亞學習的中國留學生。
海關和當地警方透露,這個販毒集團在中國大量購買藥店里常見的非處方藥新康泰克感冒膠囊,然后通過貨物夾帶和國際郵件等方式走私到墨爾本,再將這些藥分散到其他區域用于提煉毒品。
此次案件中,有一部分包裹接收人是中國留學生。犯罪分子利用了留學生這一特殊身份,將藥物運到目的地。
暴利驅使鋌而走險
新康泰克、泰諾、白加黑等感冒藥物中都含有偽麻黃堿成分,而偽麻黃堿是提煉制造毒品“冰毒”的主要來源之一。
不法分子選擇新康泰克膠囊制作毒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因為這種藥品中的偽麻黃堿含量很高。據了解,每10公斤新康泰克中,就有4公斤偽麻黃堿,可以制造出2.8公斤的冰毒。按照目前澳大利亞黑市上的價格,每公斤偽麻黃堿可以賣到10萬澳元。
高額利潤是驅使販毒集團利用走私藥品制毒的主要原因,中國對制毒販毒的打擊力度一直很大,此次販毒集團是將大量購買的藥品藏于裝有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包裹中,走私進入澳大利亞,不易被人發現。
而選擇中國留學生收取國內寄來的包裹,并給他們些許“收包費”,也使這種非法走私更加“順理成章”。涉世未深的中國留學生在不知道包裹內容的情況下,就這樣被拖入了毒品走私活動之中。
年輕學生屢遭利用
國外犯罪團伙利用中國留學生犯罪的案件屢見不鮮,弱勢的留學生往往落得“自己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下場。
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生呈現“年輕化”趨勢,孩子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和社會經驗,面對犯罪分子的蠱惑,或是類似“老鄉介紹工作機會”等蠅頭小利,一些留學生間接或直接參與到犯罪活動中。
專家建議,出國留學,不僅需要知識儲備,更要鍛煉獨立為人處事的能力,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