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4月11日下午3點,從徐州一大早趕到蘇州市中心血庫的傅老師躺在了血液采集床上。幾個小時之后,他的血小板就會流淌到正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化療的張海濱體內。和傅老師同行的還有一位湯老師,這是徐州網友第二次組團去蘇州捐獻血小板。目前,蘇州ab型的血小板存量為零,不少病人正在為血小板發愁。
一篇網帖引關注
今年春節剛過,張海濱在家突然高燒不止,在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被查出了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而且在15年前,他的家人中曾有人患過此病。確診的第二天,張海濱就被轉院到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因為病情嚴重,加上化療的影響,張海濱的血小板指標急劇下降,而且染色體發生了變異。據介紹,一旦染色體發生變異,將會對骨髓配型帶來困難。在化療期間,患者需要大量的血小板維持生命。可是遺憾的是,蘇州的ab型血小板存量為零。
隨后,張海濱的家人在家鄉徐州的網站上發表了《尋找ab型志愿者》的求助帖,經過工作人員核實,網站隨后向網友發出了捐獻血小板的倡議書,很快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數十位網友都表示自己是ab型血,并希望捐獻自己的血小板幫助張海濱。3月6日,已經有一批6人的志愿者悄悄地來到蘇州為張海濱捐獻過血小板了。
千里馳援獻愛心
11日一早,新沂市某中學的兩位數學老師自駕從徐州出發,經過將近5個小時的車程趕到蘇州。當傅老師和湯老師兩個人到達蘇州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醫生碰巧不在,所以只能等下午一點半進行捐獻。“我們今天特意跟學校請了假,但是沒有說明我們是出來獻血小板的,學校的領導和學生們都不知道我們為什么請假。”傅老師說,“上次6個人只有3個符合捐獻的標準,我和湯老師是第二批志愿者。”在蘇大附一院的血液科病房外,兩位志愿者和張海濱的妻子在等待著醫生的到來。戴著口罩的張海濱不停的咳嗽,他說自己在化療之后身體變差了,非常感謝家鄉的鄉親特地趕來捐血小板。據張海濱介紹,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辦法是骨髓配型,但是目前他的兩個妹妹都沒能完全配型成功,其中一個妹妹也只是半相合,目前已經向中華骨髓庫申請配對。
張海濱的愛人告訴記者,徐州網友去蘇州捐獻血小板的事情在病區傳開后,很多等待血小板的病友都在家鄉論壇發帖求助,但是迄今為止都如石沉大海,未見志愿者捐獻。他們都很羨慕張海濱。
僅一人符合捐獻標準
下午一點半,醫生給兩位志愿者辦理了捐獻手續,但是當兩人來到蘇大附一院的獻血屋時,卻被告知床位不夠,只能去中心血站。兩點多,記者與志愿者趕到蘇州市中心血站,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后,只有傅老師符合血小板的捐獻標準。一旁的湯老師感覺有些無奈,對記者說:“我身體比他好,怎么我的血小板不達標呢?”化驗血樣的護士解釋說,其實湯老師的血小板濃度是符合正常人體標準的,但是捐獻血小板過程比較復雜,需要用機器先從身體里面抽血,經過離心、分離、提取血小板和一些血清,隨后把剩余部分送回身體里面去,經過多次重復操作,直到采集足量的血小板為止。為保證提取過后血液中血小板仍然維持正常水平,不建議湯老師捐獻。32歲的傅老師躺在血小板采集床上顯得很平靜,當記者詢問他感受時,他只是微微一笑說:“能救人就好,沒什么。”
血小板需求量巨大
為什么ab型血小板那么稀缺呢?記者采訪了蘇大附一院血液科的仇主任。據介紹,ab型的血小板在臨床上需求量非常大,因為輸入患者體內后,ab型的血小板排異反應最小,而且本身ab型血小板的捐獻者非常少。另據蘇州市中心血站的吳主任介紹,血站的血小板庫存一直處于緊缺狀態,特別是像ab型血小板這樣的稀缺類型更是一直緊缺。
據了解,如果這次血小板也輸入成功的話,張海濱就可以基本脫離生命危險了。對于這至關重要的一次千里馳援姑蘇的行動,眾多充滿愛心的網友在網站上寫滿了祝福。
記者發稿時,捐獻血小板的網友還在返回徐州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