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膝關節鏡下膝前交叉韌帶全內重建術”技術難度大,目前國內掌握開展該項新技術的醫院并不多。近期,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科成功開展全內重建術,幫助十余位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恢復健康。
15歲的安徽女學生小丁(化名)被機動車碰傷膝關節,當時便聽到膝關節里有“啪”的撕裂聲。在受傷的日子里,小丁每天不敢過多活動,可是這并沒什么太大的用處,慢慢的大腿肌肉出現萎縮,走路不穩越來嚴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小丁和家人開始求醫問診,最終跨省來到徐醫附院,找到骨科運動醫學科鄭偉主任醫師。
鄭偉主任醫師團隊對小丁進行細致的體格檢查后發現她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撕裂,影響了膝關節的穩定性。考慮到小丁年齡小,團隊經過充分評估,在多學科的密切協作下,為其實施了微創“Plus”手術: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全內重建術,有效地減少了手術感染風險,減少了自體肌腱取腱量,最大程度保留移植區骨儲備,促進她的術后康復。小丁和家長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

什么是前交叉韌帶損傷?
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ACL)損傷是臨床最常見的膝關節運動損傷。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運動愛好者與日俱增,交叉韌帶損傷也越來越常見。
交叉韌帶損傷急性期常見癥狀為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前交叉韌帶損傷多為完全性斷裂,所以一旦損傷,很難有自愈的機會或可能性。并且這類患者大多為高活躍度的年輕群體,一旦忽視,很容易導致反復膝關節“扭傷”,最終繼發半月板或其他韌帶的損傷。

手術技術優勢及開展情況如何?
交叉韌帶損傷常見的治療方法有韌帶重建手術、一期手術修復以及保守治療。目前采取最多的方式為韌帶重建手術。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是既往30年里關節鏡領域的標志性手術。
全內重建技術與傳統重建手術相比,有很多優勢:1.只需要取一根自體肌腱,并且全部使用,減少了肌腱的浪費(極其適合身材不高的女性患者);2.采用雙側半長骨隧道和帶袢鈦板懸吊固定,保留了更多的骨量;同時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患者恢復更快;3.使用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減少了擠壓螺釘松動等并發癥的風險,固定強度更可靠;4.能有效防止關節液從脛骨隧道滲漏,避免了皮膚愈合不良等并發癥的發生;5.對骨骺破壞極少,極其適用于兒童和青少年患者,解決了令骨科醫師頭痛的難題。
全內重建技術優勢明顯,但該技術操作難度高、學習曲線長,明顯提高了對手術器械的要求與操作難度,需要由經驗十分豐富的運動醫學醫生完成。我國開展全內重建的時間較晚,作為一種新技術,目前能掌握該技術的醫院尚不多。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運動醫學團隊,不斷磨礪自身技術,積極學習引進該微創新技術,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