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秋冬季節是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秋冬季節,氣溫氣流變化劇烈,氣溫低、氣候干燥,老年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誘發腦中風。可是、可是,現在是燒烤模式的夏天啊!但是醫院在門診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小編著實驚呆啦!!!
“腦中風患者,竟會比平時多發1/3?”下面聽聽專家怎么說?
“從室外的炎熱環境中,進入使用空調的室內,溫度驟然變化,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人,很容易誘發腦中風。”
市腫瘤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紀艾玲提醒說,過去的幾周時間內,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多,比平時多了三分之一。提醒一些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夏季和冬季一樣,是腦中風高發時節,應更多留意。
連續加班熬夜,40歲男子突發腦中風
當聽到醫生說彭先生的癥狀是腦中風的時候,送他前來醫院的家人都很詫異:才40歲就腦中風了?
兩天前,彭先生被急救車緊急送到市腫瘤醫院。送到醫院的時候,彭先生意識已接近模糊,說話吃力,肢體麻木。
緊急檢查隨即進行。結果表明,彭先生是腦中風。
腦中風,又稱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因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兩種。
“對于腦中風患者來說,氣溫的驟然變化是一個很大的誘發因素。冬季發病率最高,但夏季也不容忽視。”市腫瘤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紀艾玲介紹說,炎熱的夏季,對于一些有基礎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梗等患者來說,很容易因為溫度驟然變化誘發腦中風。
彭先生出現腦中風的直接原因很簡單:熬夜。據彭先生的家人介紹,因為家中有事,彭先生連續熬夜四五天。原來就有高血壓,這次連續熬夜直接誘發了腦中風。
好在彭先生送醫及時,經過緊急的溶栓治療,彭先生脫離了危險。
凌晨3點多腦中風,凌晨6點才發現
昨天早晨7點剛過,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被急救車送到醫院。
送老太太到醫院的家人說,老太太平時是一個人居住,子女居住的地方距離老太太的住處不遠,每天早晨都要過去看看老人。昨天早晨6點多的時候,家人來到老太太的住處時,發現老人意識模糊,無法說話,趕忙撥打了急救電話。
腦中風患者,溶栓治療是目前來說的最佳選項,但這個治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盡可能地在發病后3小時之內接受溶栓治療。醫生在對老太太進行檢查的時候發現,老人腦中風發病的時間不是其子女發現的時間6點多,應該更早。
據其家人說,老太太平時身體很好,一個人居住。沒想到,這次突然發病,家人都頗感意外。
專家科普:
當溫度較高的時候,血管擴張能力強,動脈硬化脆性大,血流量也大,驟然進入一個較冷的環境之后,血管會跟著收縮,流速也會降低,原來存在在血管中的一些血栓有了更多的可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造成血管阻塞,誘發腦中風。
“對于中老年人,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應該盡量避免在驟熱驟冷的環境中,比如如果在室外溫度較高的地方呆久了,進入室內之后,不要把空調溫度一下子調到很低。”對于腦中風患者來說,溫度是一個很重要的誘發因素。
還需要提醒的是,腦中風的癥狀有時候不太明顯,如果發現患者嘴歪眼斜、口齒不清、抬不起一側肢體,就要立刻撥打120,抓緊時間送到醫院,最好去有溶栓資質的醫院就診。
對于常見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來說,應在發病3小時內到醫院治療。血塊堵塞腦血管造成腦部缺血是主要的發病原因,腦部缺血區域每分鐘將有190萬個神經元死亡,若不及時恢復血流,神經細胞在幾個小時內便會死亡,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所以,救治時間成為影響患者生死和生活質量的關鍵。
擅長治療腦血管病、癲癇以及頭痛、失眠等疾病,對神經內科的急危重病搶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持完成市級科研課題1項,曾多次參與醫學課題研討活動,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