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醫院/三院頻道 :由于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造成人體內酸性物質增加。酸性物質會令正常細胞的活性變弱、細胞缺氧;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內分泌失衡,形成胰腺炎、胰管增生甚至胰腺癌等疾病。
據徐州腫瘤醫院放療科副主任 徐海亭介紹,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正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上海地區的胰腺癌發病達10/10萬人,比30年前增加了1.5倍。相比其他腫瘤,胰腺癌并不那么“出名”。它由于生物學行為比較特殊、腫瘤發生轉移較早、手術切除率較低,加上腫瘤復發率高、治療效果很不樂觀。直到今日,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左右,整體診治水平不盡如人意。因此,預防胰腺癌的發生、及早發現腫瘤征兆,對胰腺癌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
胰腺癌已“躋身”十大惡性腫瘤
胰腺癌,這個名詞正越來越為人所熟知。作為一種發病隱匿、極為兇險、高度惡性的消化道腫瘤,胰腺癌已成為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在美國,胰腺癌更是位居惡性腫瘤死亡第四位。
要想認識胰腺癌,讓我們先從認識胰腺說起。胰腺位于人體的上腹部,是人體第二大腺體,也是消化作用最強的器官。胰腺具有外分泌、內分泌兩大功能,胰腺的外分泌是胰液,每日分泌量約為750至1500毫升,其主要成分是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各種消化酶,以及水、碳酸氫鹽,它們共同參與糖、蛋白、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如胰腺功能受損,胰液分泌不足,就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至于胰腺的內分泌主要是胰島素,它是人體糖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就可能患上糖尿病。
胰腺癌危害,起病晚發病急
胰腺癌有哪些誘因
目前研究發現,胰腺癌的發病與吸煙、過量飲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職業環境暴露等密切相關。
吸煙 大量研究證明,胰腺癌與吸煙之間有密切聯系。研究者認為,吸煙引起胰腺癌的可能機制是煙草中的致癌物質可隨血流進入胰腺,吸煙同時導致血脂水平增加,促發胰腺癌。
飲酒 不同種族飲酒后其胰腺癌發病率有所不同。
糖尿病 高濃度胰島素能改變細胞周期的進程,為誘發胰腺癌埋下了 “種子”。
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學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大多認為,慢性胰腺炎可以發展為胰腺癌。
咖啡 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險增加四倍。研究證明,咖啡可抑制DNA修復,并在DNA復制完成前誘導其分裂,這是致癌的主要原因。
八類人群可能高發
胰腺癌的高發人群大致有八類:
1、年齡大于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性不適;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發糖尿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患者 (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者);
4、慢性胰腺炎患者;
5、導管內乳頭狀黏液瘤患者,可能是癌前病變;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人群;
7、因良性病變切除大部分胃的患者,特別是術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人群。
由于胰腺癌的起病非常隱匿,早期幾乎沒有特異性癥狀,因此很難被人察覺。不過,如出現以下臨床表現:上腹部飽脹不適,上腹痛及腰背痛,無痛性黃疸,食欲減退、厭油膩食物、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以及消瘦與乏力等,便提示可能是胰腺癌偷偷來襲。
預防發病從戒煙做起
吸煙,是胰腺癌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美國專家已發現,每天吸煙25支以上的吸煙者,其發生胰腺癌的危險是非吸煙者的四倍。申城也有專家調查發現,每天吸煙的支數、吸煙的年限直接影響胰腺癌的發病幾率。因此,戒煙是預防胰腺癌的關鍵。數據顯示,肥胖癥會使胰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50%至60%。為此,日常生活中應主張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熏烤煎炸的食品、腌制食品,適當多吃些粗糧、蔬菜和水果,忌暴飲暴食。
盡早消除慢性炎癥,可避免胰腺癌的侵襲。目前醫學界已證實,各類胰腺炎若久治不愈,就有可能轉化為胰腺癌。有糖尿病、急慢性胰腺炎、膽道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盡早康復;在檢查時也要盡量做到細致周到,切不可馬虎草率,將早期小型的胰腺癌誤診為胰腺炎。至于有較長時期中上腹隱痛的中老年肥胖患者,更應提倡仔細檢查,以免遺漏誤診。此外,普通人群堅持體育鍛煉,定期全身體檢,也可有效預防胰腺癌。
徐州腫瘤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