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我國腫瘤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態勢,尤其是肺癌的發病率,而肺癌是從肺的小結節開始的。從肉眼看不見到生長到幾微米的小結節,再到血供以后逐漸增大,形成大的腫塊。
體檢發現了個肺部小結節,經常會出現不同聲音的方案。有的是隨訪,有的立即手術,有的可以手術也可以觀察……甚至隨訪時間也不一樣有的說3個月復查,有的說半年復查。
究竟該怎么辦呢?我們看看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侯予龍博士怎么講。
那么哪些肺部結節需要隨訪?
一項針對肺癌高風險且無癥狀人群的篩查發現(北美、歐洲及東亞地區),肺結節發病率分別為23%、29%、35.5%,診斷為肺癌的肺結節分別為1.7%、1.2%、0.54%。這些數據表明,肺結節常見,但在肺結節中能確診為肺癌的比例很低。
體檢或篩查的肺結節約80%是良性的,而在這惡性的20%中,有三個可能:一是確實會逐漸長大;二是終生穩定沒有變化;三是減小或完全消失。
徐州市腫瘤醫院胸外科侯予龍博士團隊的經驗是對初次發現的肺部小結節,首先評估結節是良性結節,是低危結節還是高危結節?對不同風險的結節采取相應的觀察或治療措施。
一般來講肺部結節在沒有明顯惡性影像征象,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大小在0.8cm以下;純磨玻璃結節小于10mm,可以通過定期隨訪觀察結節變化。
純或混合GGN>10mm觀察3個月再考慮手術;純或混合GGN6-10mm,觀察3-6個月再考慮手術;4-6mm肺結節隨訪時間沒有明確的說法,只能建議:大概6個月一次,若連續2-3年沒有變化,可以每年復查一次。1-4mm肺結節,被稱作肺微小結節或粟粒狀結節,只要1年復查一次即可。
哪些結節非常安全?
粟粒狀結節(≤3mm)且排除結核和轉移瘤。
隨訪有危險嗎?會不會延誤治療?
為什么要復查?都懷疑很可能是肺癌了,為什么不早點手術?耽誤治療了怎么辦?
體檢發現的肺結節很多,良性遠遠多于惡性!就算是肺部磨玻璃結節,大多數也是惰性病灶,可以幾十年不變化,如果過早手術,可能過早給貼上癌癥患者的“標簽”,無論從社會還說自身的認識都會有所改變,甚至會影響生活質量,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也許以后會有更理想的,甚至無創傷的治療方法出現。
因此,沒有必要過度醫療,花錢、傷肺、甚至冒著發生一些并發癥的風險過早接受手術治療。
所以對于比較小的磨玻璃肺結節,首次發現時通常選擇先觀察。一般首次復查建議間隔3個月,避免漏掉少數生長快速的結節,無變化的話,以后延長復查間隔。
于是很多人就擔憂另一個問題:萬一這個結節是肺癌,隨訪觀察會不會耽誤治療?癌細胞會不會在觀察期擴散,從而失去手術機會呢?畢竟地球上沒有后悔藥,有也是假藥!
隨訪會有什么結果?
1.隨訪期間,結節消失
這種情況不少見,多為炎癥性結節,可以通過霧化吸入,抗炎治療、增強免疫力等方法促進吸收,甚至有些結節不采取任何措施也能消散。
有些良性結節短期會吸收消散,那么首次查出的小的肺部磨玻璃結節,可以觀察,不要急著手術。
2.長期隨訪,結節穩定,沒變化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可以不手術,定期復查就好:肺部磨玻璃肺結節定期復查,只要沒有體積增大和(或)密度增加,就可以繼續安心觀察。有的能夠長期穩定,終生沒有變化。長期穩定的肺結節,需要長期隨訪,很多人會出現焦慮心理,需要心態調整甚至心理疏導。
3.結節復查出現變化,該治療了
隨訪期間,某些肺部磨玻璃結節出現進展,表現為密度增加和/或體積增大(混合磨玻璃結節內部實性成分增加,也提示進展),就需要請胸外科醫生把它徹底切除,防患于未然。
4.不可大意
未嚴格隨訪或麻痹大意,少部分肺部小結節進展為中期或晚期肺癌。
病例
這是一位50多歲婦女,咳嗽半個月,CT發現右上肺4.0cm大腫塊(右圖是2020年10月),術后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低分化,淋巴結有兩枚轉移,腫瘤分期較晚了。
實際上,該患者2018年5月份曾經做過一次肺部CT,當時發現右上肺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左圖),8.0mm左右,建議手術,至少短期內復查。遺憾的是因為某些原因,兩年多沒有到醫院復查。據報道還有一些患者發現肺結節,心更大,6、7年沒有去醫院復查,肺結節利用這段沒有監管的時間偷偷長大,最終錯過了手術機會。
如果查出肺結節,不遵從醫生指導定期復查,或掉以輕心,或故意逃避現實,或相信偏方,都有可能延誤治療,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醫生如何確定隨訪時間和手術是時機的呢?
主要參考標準是國內外最新肺結節診斷及治療的專家共識和相關指南;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根據胸部CT圖像,綜合判斷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依據結節種類、大小及影像學特征方面,進行判斷!由于沒有絕對和唯一的標準,所以會出現不同的醫生給出不同的建議。
建議病人手術和建議病人不手術之間(定期觀察隨訪)存在矛盾與平衡。有的時候建議病人不手術(隨訪觀察)比建議病人手術治療還要困難,但侯予龍博士認為建議病人不手術的醫生應該是更負責任的醫生,或者說是對肺部小結節有更深入研究的醫生。
哪些需要手術治療?
當結節6-8mm被高度懷疑為惡性時,且經觀察隨訪一次仍然存在的;≥10mm的結節且不能排除惡性時;>30mm,只要不能確認是良性,均可以考慮手術。觀察期間一旦出現形態變化,如邊緣毛刺分葉、內部密度不均、存在胸膜牽拉、進行性增大、血管穿行,則需重視!必要時外科手術切除。目前胸腔鏡下手術治療仍然是肺結節的首選和唯一能根治的手段,萬一肺功能差到不能承受手術,采取精準放療或靶向、免疫治療也是不錯的方案。
最后,侯予龍博士胸外科團隊提醒:
1.肺結節的隨訪復查盡量去同一家醫院,找同一個醫生,使用同一臺CT機器,方便醫生對比,減少人為誤差;2.強調通過動態CT視頻圖像對比,不建議通過CT膠片對比變化;3.對于存在肺結節的人群,不推薦低劑量CT復查,因為低劑量掃描降低了圖像清晰度,不利于細節觀察。認真細致的觀察肺結節圖像的細節變化非常重要,是保證安全隨訪,不延誤治療的前提。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