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傍晚7時,隨著救護車呼嘯聲,一名特殊的病人被送進了徐州市腫瘤醫院急診室,這位病人身材消瘦,沒有家人,經由派出所民警送入醫院,昏迷不醒,急診科劉景明主治醫師接診了他……
無家屬、無意識、無錢財 綠色通道先行急救
接診劉醫生介紹,老人入院時處昏迷狀態,血壓極低,雖沒有家人,但情況危急,急診科室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對其展開急救,先行給予治療。
CT顯示,老人大面積腦梗,腹部膽囊炎、膽結石,肝功能及腎功能異常,詳細檢查后,醫院神經內科、腎內科等多科室聯合進行會診,排除外傷及腦血管疾病原因,老人被確診為體內液體丟失導致的低容量休克,經治療,老人目前生命體征已漸入平穩。
經了解,市腫瘤醫院急診科常常會碰到此類情況,針對無家屬、無意識、無錢財的“三無人員”,急診科室都會采取“先檢查、先治療”策略,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給予人民群眾先行醫療服務。
“癡呆”老人走失三日 未進食飲水
片刻,一名神情慌張的婦女來到了市腫瘤醫院急診。婦女在急診室內來回踱步,四處張望,似乎在尋找什么,幾次走過老人床前,試探觀望后又轉身離開,經反復照片比對,婦女一把撲向老人的病床,聲淚俱下。
原來,床前婦女是老人的女兒,這名老人就是微信“朋友圈”瘋狂轉發、尋找的走失老人。
據悉,老人今年74歲,患有老年癡呆、帕金森癥,于5月31日一早離開家門,已走失三日。監控顯示,老人在路上不斷行走,在一家食品店外駐足多時,卻遲遲沒有上前,又繼而離去,手中的包袋也不知何時遺失。
其女兒稱,在急診見到老人時,已經脫相到不敢相認。炎炎烈日,老人在大街上露宿、日頭上行走,身無分文,又不善交流,三天未進食飲水。
“父親平時身體就一直不太好,走一個小時體力就透支了,看到他現在這樣,真的是既心疼又慶幸!真的非常感謝劉醫生和參與搶救的所有醫護人員,如果不是他們救護及時,可能都見不到我的父親了。” 老人女兒哽咽道。
專家提醒:“老年癡呆” 家屬應加強看護
神經內科醫師表示,癡呆病人最早表現是記憶力下降,做事丟三落四,計算力下降,不會算賬,缺乏興趣,言語減少,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逐漸發展就會出現迷路,做事不修邊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現抑郁淡漠等精神癥狀。
這位老人屬于中度癡呆,隨時有再次走失的風險,家屬應加強看護,防止再次走失,可以為老人佩戴記憶手環,標注老人的信息,比如姓名,年齡,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等;其次,建議到記憶門診進一步就診,明確癡呆的原因,進行正規藥物治療,延緩病程發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