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腫瘤頻道:興海縣,草原郁郁蔥蔥,藍天、白云、綠草、羊群勾勒出一幅生態祥和的壯美畫面。
根據中共徐州市委組織部《關于實施2019年度徐州市干部人才專項援青計劃的通知》(徐組通〔2019〕9號)、徐州市衛生健康委《關于選派2019年度徐州市干部人才專項援青計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通知》等文件要求,4月初,徐州市腫瘤醫院選派了骨科主任醫師洪士東、眼科副主任醫師龐斌以及放射科主任醫師劉慶富3名醫生赴興海縣人民醫院、興海縣藏醫院進行援助工作。
(從左至右:洪士東、劉慶富、龐斌)
初來藏區,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被這里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所無數次的打動,同時也迅速的投入到醫療衛生的對口支援中。可他們吃驚地發現整個醫院竟然沒有一個專門的眼科醫生、骨折也是用當地土辦法治療,醫院基礎設施薄弱,無法進行簡單的手術操作。醫院的醫生看病還停留在問診、服藥等初級的診療模式中,技術操作幾乎空白。
三名醫生來之前雖然已經知道這里醫院的醫療水平相對落后,但是看到實際情況后還是吃了一驚。他們立即投身到工作中,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為藏區群眾帶來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援青醫生的高尚情操。
南太是個藏族人,因為右眼異物感、畏光、流淚、睜不開眼。雖然此病癥嚴重影響了南太的生活,但卻一直沒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近日,聽說興海縣人民醫院眼科來了專家,孝順的小兒子抱著一線希望,帶著南太來到了醫院就診。眼科專家龐斌副主任醫師接診后仔細檢查了南太的眼睛,診斷為右眼下眼瞼老年性內翻倒睫,只有手術才是解決困擾南太多年病癥的唯一希望。
興海縣人民醫院原本既沒有專職的眼科醫生,也沒有眼科專用的手術器械、縫線......龐斌副主任醫師將患者收入院后,立即與當地醫生做計劃申請購買手術需要的器械、耗材。經過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三天,一切準備齊全,龐斌副主任醫師帶領當地醫生為患者實施瞼內翻倒睫手術。龐斌副主任醫師憑借嫻熟的技術,成功為患者實施手術。目前,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14歲的藏族姑娘才讓卓瑪,一周前曾因右手受刀傷,到醫院進行清創縫合術治療。而后復查時,洪士東主任醫師發現患者的中指背伸不能,遂確診為右手中指伸肌腱斷離。將患者收入院后,洪士東主任醫師帶領當地骨科醫師為患者行右手中指背伸肌腱吻合術。經過手術治療,藏族姑娘很快痊愈,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此次洪士東主任醫師“一戰成名”,越來越多患者慕名而來。
興海縣藏醫院的放射專業醫療設備較落后,放射科診斷及技術人員也較少,現有醫師都不是醫學影像學專業出身。在當地醫生們的眼里,劉慶富主任醫師不僅僅是一名對口支援的醫生,也是一本放射專業的教科書。
劉慶富主任醫師指導當地年輕醫生
劉慶富主任醫師進科室后,從具體的日常工作入手,一份片子一份片子地手把手教當地醫生書寫診斷報告。在臨床工作中,劉慶富主任醫師發現當地醫師操作不規范時都會進行耐心、細致地糾正及指導。
在興海縣,雖然三名醫生時不時的出現高原反應等身體不適應的狀況,但“不忘初心”信念不僅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也更加促進了工作的積極性,他們說“我們要將自己的知識、技術全部用上,為興海縣衛生工作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圓滿完成援青工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