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明春為老年患者測量血壓。
全程導醫網 徐州社區衛生服務專題:如果不是熟悉陶明春醫生的人,你很難知道,他的老家在重慶涪陵。
他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手術,卻在平凡的基層醫療工作中獲得了居民的認可和病人的尊敬。采訪中,社區居民都習慣地稱他“老陶”,他的一舉一動也是徐州人特色,難怪社區居民聯名舉薦他為身邊的“彭城好人”。
受歡迎的社區醫生
陶明春,42歲,出生于重慶涪陵一個偏遠的山村,1995年衛校畢業后回到老家,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從此擔起全村近千父老鄉親預防保健、疾病診治的重擔。
涪陵地處山區,身高1.62米、體重僅60公斤的他為了給鄉親治病,經常背著沉重的藥箱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走就是幾十公里。
雖然只是中專學歷,但陶明春對醫學知識鉆研很刻苦,在實踐中注意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對病人熱情友善,成為鄉親慕名而來的小醫生。但他沒有滿足,2000年毅然赴濟南求學,2003年本科畢業。
2005年,陶明春經朋友介紹來到徐州,受聘于鼓樓區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一名社區醫生。
“居民們都說我好,但我做的都是普通的小事。”采訪中,陶明春一直強調著這句話。
這一件小事,做起來其實不容易。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百姓約5.8萬人,約90%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實現了信息化動態管理。這其中,大約1萬居民的電子檔案是陶明春建的。
陶明春是個有心人,為了搞好健康教育,他不僅多次開展講座或搞活動,還和同事自編自導自演疾病防治小品,讓百姓在笑聲中學習;為了搞好慢性病防治,陶明春先后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各類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的專項活動,率先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設了慢性病專科門診……
創建全市首個社區醫生工作室
陶明春自稱是個“一直在折騰”的社區醫生。為了實現服務全覆蓋、讓更多居民以更便捷的方式享受社區衛生服務,2008年在服務轄區較遠的社區創建了徐州市首個社區醫生工作室——陶醫生工作室。
“我把工作室設在敬老院,可以實現醫養結合。剛開始每周去兩次,后來只要有電話我隨時過去。”陶明春坦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支持他的做法,如今“陶醫生工作室”從建立之初他一個人發展到現在4名醫生、6名護士為附近居民服務。
不僅如此,陶明春還建立了網站,開啟了線上線下管健康的“OTO”服務模式,從而突破了傳統服務模式的時空限制,拓展了居民獲取健康知識、尋求健康幫助的渠道。如今他的網站訪問量已近200萬人次。
作為一名從山村里走出來的社區醫生,陶明春在平凡的社區衛生工作中把滿腔的愛奉獻給了服務的每一位居民,奉獻給了他深愛的社區衛生事業。
2012年,陶明春被評為江蘇省“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
2014年,陶明春獲“江蘇省優秀基層醫師”稱號;同年9月,被中國社區衛生協會授予“群眾滿意的社區醫生”稱號;
2015年,陶明春先后被評為“鼓樓榜樣”、“徐州好人”。
2016年,陶明春被徐州市政府和徐州市總工會聯合授予“2013—2015年度徐州市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評價在徐州當社區醫生的這10余年,陶明春定位是“為老百姓的健康幸福地折騰著”。“很多領域,比如預防,老百姓不理解,這就需要有折騰的精神,當然這也是一種創新。”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