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仁慈醫院/徐州創傷外科:外傷后癲癇(post-traumatic epilepsy)是顱腦損傷后嚴重的并發癥,尤其是重型顱腦損傷,發病率在0.5%~50%.早期癲癇和晚期癲癇。徐州仁慈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徐鋒介紹,早期癲癇一般發生于傷后1周內,占5%,其中1/3發生在傷后1小時內,1/3發生在24小時內,1/3發生在傷后2~7天。病因可能由于顱內出血、凹陷骨折刺激、腦損傷愈合和繼發腦損傷所致。早期癲癇的重要在于它是晚期癲癇發生的預測指標,約25%的早期癲癇病人發展為晚期癲癇。晚期癲癇出現于傷后1周以上至數年,此類癲癇多由于腦組織瘢痕形成、腦萎縮及顱內并發癥(如血腫、腦膿腫等)所致。
外傷性癲癇發作時間一般有3個高峰即:傷后1個月、半年和1年。絕大多數病例發作出現于傷后2年內。5年以上無發作者,出現發作的機會則極小。如發作也要考慮其他因素存在。
外傷性癲癇發生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腦損傷的部位、類型和嚴重程度是早期癲癇發生的重要預測指標。一般說來,大腦皮質運動區、海馬及杏仁核的損傷最常發生癲癇,其中運動區的損傷尤易出現,且潛伏期短,其次是顳葉內側損傷所致的精神運動型發作。腦損傷的程度愈重,發生癲癇的可能性就愈大。硬腦膜下血腫癲癇的發生率約為30%~36%,硬腦膜外血腫及額葉凹陷骨折的發生率為9%~13%。傷后有嚴重呼吸困難者癲癇的發生率要高。開放性腦損傷的發生率較閉合性者為高。腦穿通傷較非穿通傷癲癇的發生率高5~10倍。通常外傷性癲癇主要集中在青年,性別男多于女(約4∶1)。這可能與該組人群外傷發生率高有關。
腦外傷癲癇的早期癥狀表現
(1)早期癥狀一般表現有易激惹、煩燥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癥狀。
(2)癲癇的早期癥狀包括以下幾種征兆:
①軀體感覺性先兆。包括刺痛、麻木、感覺缺失等。
②視覺先兆。包括看見運動或靜止的光點、光圈、火星、黑點、一團單色或彩色的東西等。
③聽覺先兆。包括聽見鈴聲、鳥叫、蟲叫、機器聲等。
④嗅覺先兆。包括聞到燒焦了的橡膠味、腥味、硫酸等刺鼻難聞的氣味。
⑤味覺先兆。包括口中有苦、酸、咸、甜、膩等不舒適味道。
⑥情緒先兆。包括焦慮、不安、壓抑、驚恐等,恐懼是最常見的一種。
⑦精神性先兆。包括錯覺、幻覺、看見了或感到了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和場景等。另外,還有眩暈、上腹部不適、頭部不適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