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醫院頻道:利落的短發,溫暖的目光,輕柔的話語,是她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從醫20年,她獲得過的榮譽不勝枚舉——徐州市“醫德好、醫風正、醫術精”標兵,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勞動模范,江蘇省國資委優秀黨員……但對她而言,除了治病救人,一切都是“浮云”。
她,就是徐礦總院神經內科主任魏秀娥副院長。
懸壺救世,醫德并重
醫乃仁術,仁心不是喊出來的,是用心做出來的。在扎實開展本職工作之外,她帶領全科醫護人員給貧困患者捐款,開展“感動服務”,常年到基層醫院講課,周六、周日到社區開展義診活動,24小時甚至48小時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神經內科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居多,其中很多人言語不清、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這些患者,她從來不急不燥,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位患者提出的問題,交待每一條注意事項,經常親自為患者吸痰、拍背、翻身,甚至有些子女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她也會去幫忙。
去年底,病區收治了一位腦梗死患者,支架手術后患者出現了“高灌注綜合征和急性腎功能衰竭”,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為了搶救患者,魏秀娥院長連續四天四夜沒有回家,一直守在患者身邊,最終使他轉危為安。病人家屬送給她3萬多元的裘皮大衣做酬謝,她婉言謝絕了。
“這是一個醫生應該做的。”她真誠地告訴病人家屬:“一個醫生在看病的時候,想到的只是如何挽救生命,而不會有任何雜念。”過去十年里,她拒收了患者20多萬元紅包和四萬多元禮品,反過來自己掏錢,給特困病人送出了近萬元“紅包”。
潛心醫術,精益求精
她常說“選擇了醫學,就是選擇了責任,作為一名臨床一線的醫生,只有具備扎實高超的業務能力,才能為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正是這種執著,讓她的事業一步一個臺階,取得了質的飛躍。
作為科室的領頭羊,魏秀娥院長帶領科室醫務人員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成功完成了顱內動脈瘤的栓塞治療,開展了淮海經濟區神經內科首例顱內支架置入術,其中血管內支架置入術是目前國際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領域的最權威的先進技術,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能夠有效預防卒中的復發,減少致殘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
近年來,魏秀娥院長先后發表省級專業論文10余篇,參編書籍3部。由她主持完成的省、市、局級課題和項目分別獲得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江蘇省煤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徐州市新技術引進一等獎、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徐礦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目前她正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的預防腦血管病復發的臨床研究已順利結題。
默默奉獻,甘為人梯
除了醫療救治工作外,魏秀娥院長還承擔徐州醫科大學十幾個班級的教學任務,并指導本科室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及實習醫師神經病學臨床工作。在平時臨床實習帶教中,她的講解耐心細致,通過規范的指導提高學生臨床技能水平,受到學生的好評。
就這樣,她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在救死扶傷、關心病人疾苦上,體現在教書育人,培養白衣天使上。她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奮勇爭先的模范行動,甘于奉獻的黨員思想激勵著全科醫護人員。在她的帶領下,神經內科先后被評為徐州市首批臨床重點專科和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同時獲評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區。
愛因斯坦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從醫二十多年,她用一顆至誠至熱的心撫慰傷殘,用勤勞智慧的雙手救死扶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同事。
大家都說,魏院長最難得的地方,就是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
作者:徐礦集團總醫院神經內科 劉潔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