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為提高廣大群眾對痛風疾病的重視,響應“世界痛風日”的號召,徐礦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于4月19日在門診,舉辦以“全民關注痛風日:走出誤區,回歸科學”為主題的義診宣傳活動。


風濕免疫科主任宋冬云為被痛風所困擾的患者耐心解答,通過一系列咨詢與科學檢測,為患者提供解決痛風困擾的有效方案。

義診現場,醫護人員們認真為前來咨詢的患者科普宣傳,免費為他們測量尿酸,并針對他們的問題一對一解答,指導大家重視痛風的發病原因和發病過程,并針對痛風的危險因素積極且早期的進行干預,減少痛風疾病的發生。

痛風是什么
痛風是機體蛋白質代謝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 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炎性反應。尿酸由嘌呤代謝而來,正常人從飲食中攝取的嘌呤僅占20%左右,其余的嘌呤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從食物中攝取的嘌呤雖少,但極少被機體利用,大部分分解轉化為尿酸,所以從飲食中獲取的嘌呤對尿酸水平影響不容忽視,合理的飲食有利于痛風患者的康復。
痛風病人食譜推薦
為了方便, 一般將食物按嘌呤含量分為三類:
第一類:含嘌呤較少,每100克食物含嘌呤小于50毫克,如大米、糯米、米粉、小米、玉米、富強粉、雞蛋、牛奶、南瓜、冬瓜、黃瓜、茄子、絲瓜、苦瓜、芥菜、白菜、蘿卜、胡 蘿卜、番茄、萵苣、甘藍、芹菜、卷心菜、山芋、土豆、洋蔥、空心菜、木耳、海蜇皮、海參、海帶、紅棗、蘋果、梨、桃、香蕉、葡萄等。
第二類:含嘌呤較高,每100 克食物含嘌呤50-150毫克,如麥片、麥麩、黑芝麻、紅豆、綠豆、黑豆、菜花、茼蒿菜、枸杞、四季豆、韭菜、菠菜、蘑菇、蘆筍、蕓豆、豌豆、青豆、雞肉、羊肉、火腿、豬肉、牛肉、扁豆等。
第三類:含嘌呤高,每100克食物含嘌呤150-1000毫克,如動物內臟、腦、黃豆、濃肉汁、牡蠣、酵母粉、白帶魚、鯉魚、鱈魚、鱸魚、鱔魚、貝類、沙丁魚、鳳尾魚、啤酒、紫菜、香菇、豆苗等。
建議:痛風患者在急性期,宜選用第一類含嘌呤較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類、細糧、蔬菜、水果為主。在緩解期,可增加選擇含嘌呤中等量的第二類食物,但應適量,如肉類每日不超過150克,尤其不要在一餐進食過多,將肉煮沸棄湯食用會減少嘌呤的攝入。不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應避免含嘌呤高的第三類食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