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不讓一名患者因疫情防控耽誤治療!——疫情期間徐礦總醫院搶救危重病患者紀實
“嚴格院感防控的基礎上,不讓一名患者因疫情防控耽誤治療!” 這是徐礦總醫院院長榮良群在3月28日動員會上的要求。
3月30日,徐礦總醫院在其官方公眾號上公示:“對急危重癥患者,不論有沒有核酸證明,在醫護人員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第一時間在獨立區域救治;對腎功能衰竭患者、腫瘤患者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重癥患者,以及孕產婦、新生兒等急需就醫的,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礦總院提供醫療服務。”徐礦總醫院明確表示疫情期間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則。有患者在其公眾號下留言:“這體現了徐礦總醫院的責任擔當!以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錚錚誓言!”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徐礦總醫院通過精細管理、分類救治、加強感染防控等措施,積極保障疫情期間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內鏡+技術 搶救胃部大出血患者
“戰斗常常是在毫無察覺時打響的。”徐礦總醫院院長榮良群說,“隨時準備打仗才能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徐礦總醫院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牢固樹立疫情防控的大局觀,一系列舉措為科學防控的前提下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輪疫情發生之前,該院就迅速召開會議,研判防控態勢,及時作出停止休假、加強發熱門診力量、分區分級安置患者的決定,緊鑼密鼓做好準備。榮良群說:“我們的工作必須細之又細,一定要嚴守疫情防控陣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4月1日夜,徐礦總醫院消化內科接到外院的求助電話:一位胃部大出血的患者急需轉院治療。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做完骨科手術恢復階段突然嘔鮮血和便血,在當地輸血約1200ml后本以為穩定下來了,結果幾天后再次嘔血便血并有休克表現連夜轉院。
因為患者此前一直在在兄弟醫院住院,救護車還沒有到礦總醫院,外院就把患者的48小時核酸證明傳到消化內科。根據外院傳來的術前檢查資料,消化內科副主任石麗紅預判了患者的幾種可能性,第一就是潰瘍,第二是血管畸形,第三胃癌可能,并針對每種可能制定手術預案。
從120急救車開進徐礦總醫院大門到患者躺到手術臺一共用了不到10分鐘。經過積極搶救、再次輸血后采用內鏡下止血方法,做好充分準備后用特殊內鏡前段置透明帽,石麗紅果然于患者十二指腸球部看到潰瘍并且表面有飆血的表現。石麗紅和護士是止血的老搭檔,配合默契看準出血的血管根本注射止血藥物,血立即被止住。
事后,患者家屬一再表示感謝:我們知道疫情期間醫院難進。本以為還需要再檢查核酸,這樣的話真的救不回來了!實在太感謝了!
鉛衣+防護服 胸痛中心筑起生命防線
急診!心梗!65歲!
晚上11時35分,徐礦總醫院急診電話響起,需要立即急診介入治療。導管室“一鍵啟動”綠色通道。

患者突發心梗,核酸結果尚未出爐。但是如果再等核酸報告,起碼要四小時以后。“時間就是心肌!”血常規結果顯示病人淋巴細胞低,這意味著尚不能完全排除新冠肺炎。
怎么辦?
嚴格按照疫情防控需要,醫護人員做好防護的基礎上為患者手術!心內科副主任刁軍、李彬彬醫生、祁麟護士、郭楠技師,立刻啟動急診手術應急預案,各就各位,全副武裝,口罩帽子防護服、手套面屏、厚重的鉛衣、無菌隔離衣全員進入機房。護士楊雪珍一級防護在控制間負責手術的接應工作,副院長武維恒在電腦前進行手術指導,手術緊張有序地進行。
心臟介入手術具有特殊性,微創的優勢取決于放射性儀器的運用,因為在射線下進行操作,術者日常要穿戴大約10多公斤重的防護鉛衣、鉛圍脖、鉛帽。而為了給劉老漢進行手術,醫務人員還要穿上二級防護中的防護服、面屏、靴套,外層還需再穿上無菌一次性手術衣。數層包裹,加上不能開啟中央空調,悶熱程度加重至極,而雙層橡膠手套對于精細的介入操作也是很大挑戰。

造影結果顯示,患者的前降支與對角支分叉處完全閉塞,醫生們憑著精湛的技術,通過球囊預擴張、支架植入,患者的血流恢復至TIMI3級,12時20分此時此刻,全體人員才舒了一口氣,脫下鉛衣、防護服,才感知到里層的洗手衣都濕透了。
置換過關節的老人又摔骨折 創傷中心成功手術救治
76歲的鄭大爺在做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沒多久,又再次摔倒在家中。正值徐州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不得不到醫院急診就醫,可是接連到幾個醫院,都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接診,最后輾轉來到徐礦總醫院。
鄭大爺骨折的位置在大腿,疼得大汗淋漓,哀嚎不止。當日值班的骨科主任朱自強一看就判斷出鄭大爺這是假體周圍骨折,這是人工關節置換后一種嚴重的并發癥,不像普通骨折那樣可以簡單處理,必須立即手術。
于是,朱自強主任當機立斷,按照防疫要求,緊急啟動“綠色通道”。先將鄭大爺安排到隔離病房,進行前期的簡單急診處理,同時加急安排檢測核酸。在等待核酸結果的同時,朱自強主任通知手術室,安排好術前準備。4個小時后,核酸結果一出,鄭大爺立刻開始手術。

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術后鄭大爺在徐礦總醫院醫護工作者和應急志愿隊的志愿者們關懷下康復出院,鄭大爺的兒子因為醫院閉環管理沒法陪護在老父親身邊,時隔許久終于見到面色紅潤康復出院的父親,感激不已,連聲感謝徐礦總醫院創傷中心,“我還擔心老父親疫情封閉在醫院沒人照顧,沒想到你們把我父親照顧得這么好,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朱自強主任說“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不光要堅守疫情防控的職責,更要為患者考慮,盡一切辦法解決他們的困難,保障他們正常診療,這才是礦總人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下的“生死時速” 卒中中心為患者架起“綠色通道”
凌晨時分,徐礦總醫院急診電話突然響起:“一位老年患者突發右側肢體不能活動,正在來院途中。”
神經內科主任劉海艷接診后,發現患者趙先生言語不清、右肢體無力,癥狀在就診途中進行性加重,至醫院時患者已經出現右肢體不能活動,初步考慮腦卒中。神經內科值班醫生安排立刻聯系卒中中心,緊急啟動急診綠色通道,并協同介入科、麻醉科立即投入準備。按照防控政策,急診以最快的速度把患者安排到隔離病房,準備取栓。經過頭顱CT檢查排除出血后,劉海艷主任帶領卒中團隊立刻進行靜脈溶栓橋接介入取栓。

從患者入院到成功取栓,前后僅僅只用了16分鐘!如此迅速,全是得益于卒中中心的綠色通道。
對這次疫情期間發生腦卒中并成功得到救治,趙先生內心非常激動,“謝謝徐礦總醫院,謝謝卒中中心的大家,謝謝劉海艷主任在這個特殊時期救我于危難,本來還擔心疫情去不了醫院,沒想到這么多人幫助我,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在多年前就意識到,建立健全腦卒中綠色通道極為重要。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建成了卒中中心多學科協調合作的急性腦卒中靜脈溶栓“綠色通道”。從而不僅做到了優先處理和收治腦卒中患者,而且能夠使這些患者做到早診斷、早評估、早治療。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急診綠色通道始終暢通,保證廣大腦卒中患者能及時獲得救治。
每一臺手術,尤其是急診手術,風險大,生命攸關,術者全身心地投入,堅守守護生命的使命,只為性命相托的那份信任!
守護生命、全力保障,徐礦集團總醫院醫療救治不停歇,疫情期間已經助急性心梗、急性腦梗、動脈瘤破裂及消化道出血等急危重患者重啟如常的生活。
疫情期間,徐礦總醫院采取遠程會診、網上咨詢、設置觀察過渡病房等多種方式,在保證正常醫療不斷線的同時,降低病毒感染風險。
危難面前,徐礦總醫院人用實際行動再一次詮釋了醫者的使命與擔當。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