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 徐州小兒普外科(通訊員:周瑜):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牽動著每個家庭的心。對家長而言,孩子的安全在任何階段都不可忽視. 近幾年,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各種意外事故不勝枚舉。其中消化道異物作為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幾乎每年都在“上演”,尤其在幼兒階段高發。
近期,徐州市兒童醫院就一連接診了兩例吃異物的小患兒——誤吞大量磁力鋼珠和尖銳的棗核。幸運的是經手術順利取出異物,目前兩名患兒均轉危為安。
家長疏忽!3歲女娃誤吞25顆磁力鋼珠
“孩子只有3歲多,來到醫院時,已經誤吞食磁力鋼珠大約一個禮拜了”,接診的徐州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主任醫師鄒華新介紹說,幼童來自徐州豐縣,孩子吞食磁力鋼珠后,由于早期沒有出現不適癥狀,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吞食了異物。偶然的情況下,媽媽發現買的磁力鋼珠玩具不見了,問起孩子,小寶寶又支支吾吾說不清楚,這才懷疑是否被寶寶給誤吃了。為了安全起見,家人也趕緊帶著孩子到當地醫院檢查,經X光片檢查,證實孩子體內有金屬異物,但是由于在當地醫院無法取出,這才趕到徐州市兒童醫院求助”。
經徐州兒童醫院胃鏡檢查,胃腔內僅僅發現2顆磁珠,胃鏡無法取出,術前評估在孩子胃腸道內一共有25顆直徑幾毫米的小珠子,術中證實其中有5顆在胃里,另外20顆在十二指腸部位。“吞進去這種磁力鋼珠是比較危險的,因為磁力較大,容易把胃部與腸管以及多處腸管粘在一起,容易引起腸梗阻、腸壞死甚至腸穿孔等情況,嚴重的會危及患兒生命,像上述病例中,有大部分磁珠在腸道里,在胃里的鋼珠其中又有3顆嵌入在胃粘膜和胃部肌層里,無法通過胃鏡取出,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取出”鄒華新主任說。
經過與孩子父母充分溝通后,孩子被安排住院手術,經過2個小時的手術,25顆彩色磁力鋼珠全部取出。經過一周左右時間,孩子可痊愈出院。
喝紅棗稀飯 忘記吐棗核 12歲男孩腹痛難忍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但吃紅棗可一定要吐棗核。另一例小患者是來自大吳鎮12歲的浩浩(化名),因為腹痛難忍被父母緊急送往徐州市兒童醫院就診,通過手術發現,這一切竟然是一顆紅棗核惹得禍。
在徐州兒童醫院普外二科病房里,剛剛做完手術正在恢復的浩浩說起這次經歷,一臉認真的說以后吃紅棗的時候,我絕對不吃那么快了。從媽媽的話語中了解到,孩子入院時肚子已經疼了一天,吃東西就吐,而且伴有發燒,在當地醫院也沒有檢查出具體原因,無奈之下,趕緊帶孩子來到徐州兒童醫院檢查,當時孩子來的時候,肚子已經疼的走不了路,需要父母背著他過來。
浩浩入院后,腹部檢查:浩浩滿腹壓痛明顯、有肌緊張及反跳痛,腹部立位片顯示膈下有游離氣體,提示有消化道穿孔,“這種情況下有急診手術指征”。鄒華新主任說,考慮患者年齡小,為了能更快康復,我們決定采用腹腔鏡探查”。術中顯示,一枚兩頭尖細的棗核橫立在降結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棗核一端已經將腸壁穿破,導致腸內容物滲入腹腔,浩浩肚子里積聚了大量的膿液及腸液。手術經過一個小時,棗核順利取出,同時清理了腹腔的膿液以及修補了破裂的腸管。
看到被取出的棗核,浩浩這才恍然大悟,他終于想起來原來在入院前兩天曾經喝過一碗紅棗雜糧稀飯,“我當時確實喝的很快,紅棗核喝下去也沒啥感覺”浩浩回憶道。
鄒華新主任說,一般棗核都是兩頭尖銳、鋒利,這樣的棗核一旦誤吞,很容易嵌頓在食道、胃、腸道的狹窄處,容易引起腸穿孔,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有生命危險。
誤吞異物:2-5歲孩子是高發群 癥狀不一
鄒華新主任介紹,每年在門急診室里,因吞入異物而就診的患兒不在少數,其中以2-5歲最常見。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什么都很好奇,又沒什么安全意識,常常是覺得好玩、好奇拿到東西就往嘴里放,以硬幣、鈕扣電池、玩具等最為常見,這些各類異物有的會卡在氣管或者消化道、胃腸道里從而危及孩子健康。而且有的孩子吞進去異物后,沒有什么癥狀,容易讓家長掉以輕心。有些孩子吞進去異物后,則會出現惡心、嘔吐、肚子疼等癥狀。
吞食的異物大概分為幾類:
1.體積小的圓形金屬異物。如硬幣、鑰匙、游戲幣、金屬瓶蓋等。這類異物對孩子損傷相對較小,一般觀察3-5天,大部分能夠自行排出。但是如果孩子誤吞異物后很長時間都沒拉出來,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應該趕快去醫院診治。另外,頻頻讓孩子中招的磁力鋼珠,如果是孩子誤吞一個,一般也可以自行排出,如果是不同時間段又吃了大量的磁力鋼珠,它們可能會在體內互相吸引聚集,引起腸阻梗、腸壞死甚至腸穿孔風險。
2.尖銳狀異物。棗核、魚刺、鐵釘、縫針等,此類異物容易劃傷食道、胃、腸道,引起消化道損傷,嚴重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
3.腐蝕性異物。像常見的電池,尤其是紐扣電池。孩子誤吞后,鈕扣電池進入胃腸道容易被胃酸、腸液、胰液等消化液腐蝕,會導致化學物質泄漏,需短期內取出,否則危及生命。
鄒華新主任提醒,兒童容易吞食異物,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看護孩子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專家名片:
鄒華新 碩士研究生 主任醫師 中共黨員,江蘇省小兒外科委員,徐州市胃腸外科副主任委員,1992年畢業于揚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2003年在四川省瀘州醫學院小兒外科專業碩士研究生,一直從事外科臨床工作及基礎理論研究,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熟練掌握小兒急腹癥的診斷、治療以及頸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完成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根治術、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腹膜后及腹腔腫瘤根治術;近年來相應開展腹腔鏡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經腹巨結腸根治術、腹膜后及腹腔腫瘤根治術;同時開展腹腔鏡治療腹腔鏡闌尾切除、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腹腔鏡梅克爾氏憩室切除術等手術。
擅長小兒頸部手術如甲狀腺相關手術、腮源性囊腫及瘺管手術、頸靜脈擴張癥等手術;對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和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的肛門重建及術后功能恢復的基礎理論及臨床治療頗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