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夏日炎炎,天之熱氣下逼,地之濕氣上騰,此時人之腠理疏松,時令咳嗽增多,其大致仍為風邪所傷,但多夾雜暑濕之氣。如暑風襲肺,壯熱無汗咳嗽,可用新加香薷飲,合前胡、桔根、杏仁、桑葉。也可以豆豉易扁豆花,取其解表宣化之力,得汗熱退,殘余之熱留戀,癥見低熱咳嗽者,可以青蒿易香薷。平素濕盛,外邪入里,與內濕相結合,每多暑濕蘊阻,肺胃肅化失司,常見咳嗽多痰,痰色或黃或白,或黃白相兼,低熱倦怠,胃納少思,脘腹胞脹,宜于輕清疏肺之中,佐以清暑化濕之藿香、佩蘭、六一散、青蒿、荷梗等,芳香宣化之時令藥,使其外邪與暑濕各得分解,可以見效。前人經驗,夏月發表,以香薷代麻黃。總之,夏令咳嗽用藥,著眼于夾雜暑濕之氣,治當以解表,芳香化濕為宜。
病案舉隅
王某,57歲,2009年7月26日初診。
患者自訴咳嗽半月有余,痰白量多,脘腹脹滿,口干大便溏薄。觀其面痿黃,舌紅苔黃,脈滑數,此乃暑風夾濕,熱壅阻于肺。治以輕清疏肺,清暑化濕。
處方:桑葉9克,杏仁9克,前胡9克,蟬衣6克,云苓9克,桔梗6克,枳殼6克,生薏苡仁12克,佩蘭葉9克,半夏9克,竹茹6克,甘草5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
上方服后,咳嗽日漸減輕,服畢即咳止。本例患者也曾用止咳散、杏蘇飲等方劑治療,但藥后罔效。其癥在夏令,夾有暑濕,加以清暑化濕之品,頓獲顯效。故醫者應重視時令與時令夾雜之氣,靈活用藥,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閱讀下一篇
六款DIY夏季養生茶 清熱除煩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