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井權是徐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的主管護師,是徐州市首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以下是她返徐后所寫的主題征文——
2020年的春節與往年有些不同,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所有的計劃。本想利用春節假期帶著孩子回河北老家給她爺爺慶賀70歲大壽,但就在臨行前一天的晚上,接到了醫院選拔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的通知,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去武漢,當我報完名后將我的想法告訴了我的老公,他不說一句話只是低著頭,過了好久才說:“你決定好了就去吧,家里不用惦記,照顧好自己,每天記得給我視頻!”其實我明白他心里有多么的不安。醫院通過嚴格地篩選和審查,很榮幸加入了江蘇省第一批援漢應急醫療隊。
我們在1月26日抵達武漢,武漢是一座有著”九省通衢”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此時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空無一人,感覺此時的武漢是那么的弱小無助,我心里也有些忐忑,焦慮,擔心我是否能很好的完成這次任務。到達駐地后院感專家對我們展開了全面的業務知識培訓,必須人人熟練掌握穿脫防護服流程,確保大家零感染,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病人。通過學習提高了我對戰勝疫情的決心,此時的我充滿了力量,不再忐忑,不再焦慮。培訓結束后迅速加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區”的護理隊伍中,組成了一支具有“江蘇-武漢特色模式”的整體護理隊伍,與當地醫務人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臨床護理工作。
早期每天上班,沒有休息,每個人負責20多個病人,一個班更換液體至少160瓶,另外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導尿、靜脈留置針留置、采集咽拭子、監測血糖等護理操作,為患者提供必須的生活護理,分發一日三餐,整理病室儀器、進行環境消毒等。
每個班僅在病房里就要走16000多步,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起霧的護目鏡,戴著兩層手套扎針,對操作技術的要求真的很高,稍有不慎就會傷到患者或者自己。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因為皮膚松弛,血管韌性差,靜脈留置針的操作很難處理,幾次嘗試后,老人的情緒漸漸急躁起來。我知道后來到病房對老人說:“老奶奶,讓我看看可以嗎?”“你能行嗎?在打不上怎么辦,這都打好幾針了,拿我練手的嗎?不打,不打”我說:“我知道您很痛苦,但是您現在需要輸液,請讓我給您打針。”老人情緒緩和一些后我很快完成操作,老人對我說“沒想到你那么快就弄好了!早知道一開始就讓你弄了。省的受那么多罪。”我向老人家解釋說“老人家,我們在護理每一位病人的時候不希望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也希望每一次穿刺都能一針見血,因為有一些外在原因是改變不了的,厚厚的手套限制了穿刺的手感,護目鏡影響視線,我們一直在努力克服這些事,盡量做到最好,感謝您的理解和配合!”
一位50多歲的大姨,因為右手殘疾,生活很不方便,而在隔離病房里,老人又沒有家屬照顧,每次路過病房門口我都去看看她,陪她聊聊天。每次吃飯時都會幫他打開餐盒,協助她吃飯,飯后將中藥溫好提醒她喝下,她總是說:“太麻煩你了孩子,”“一點都不麻煩,”“最近喝這個中藥感覺效果挺好的,咳嗽少了,也有勁了,吃飯也吃的多了!”通過交流慢慢的拉近了彼此內心的距離。平時做完治療我還會教她一些八段錦,一開始只有婆婆跟我練,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八段錦不僅調暢氣機增強體質還能提高免疫力。平時我還會經常給病人講一些中醫藥知識健康宣教:作息規律,不熬夜消耗陽氣,保證充分睡眠;適度鍛煉勞逸結合;飲食有節,不吃生冷寒涼,少食肥甘油膩刺激之品;干姜煮水泡腳溫經活絡;膻中穴 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輕揉5-10分鐘,有助于調暢氣機,緩解胸悶氣短癥狀等等中醫適宜技術知識。
經過了52天的共同努力,看到我們科室的病人一個個康復出院,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這些天的辛苦沒有白費。他們常說“太謝謝你們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來幫助我們的孩子了,等疫情結束了,希望你來武漢做客。”疫情無情人有情,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全力取得疫情防控戰的勝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