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對于一般人來說,若出現咽部或扁桃體莫名疼痛,會首先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咽炎”,林先生(化名)亦是如此。然而10年之后他才知道,折磨他的并不是“咽炎”,而是“舌咽神經痛”。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指出,舌咽神經痛好發于中老年人,發作嚴重時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目前,該院神經外科專病門診提倡中西醫結合治療,外科治療方法中推薦顯微血管減壓術。
患有“咽炎”10年 一吞咽就帶著舌根、耳朵疼
林先生今年75歲,說起他的“咽炎”史,要追溯到10年前。
最初,先是出現舌根部疼痛,每當吃飯、吞咽、說話及咳嗽時,能夠明顯感到疼痛來襲,有時還伴有左側外耳道疼痛。“當時疼痛程度比較輕,我就以為是咽炎,也沒太重視,后來癥狀加重了,每次發作都疼痛難忍,我就自己吃點消炎藥。”
這樣的情況整整維持了10年,林先生每天都在煎熬中忍耐。最近這段時間,林先生通過“疼痛發作-吃藥-疼痛再發作”這樣的循環,終于發現消炎藥毫無作用,并且由于疼痛加重,造成了飲食不便,以至于身形明顯消瘦。
無奈下,林先生來到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檢查,確診為“舌咽神經痛”,嚴格執行醫院科室收治規章制度后,隨即安排住院治療。
入院后查體發現,觸診咽部及扁桃體可誘發疼痛,并向同側外耳道放射,同側舌體淺感覺下降。頭顱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林先生的左側舌咽神經區域局部有血管壓迫,于是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及準備后,對其實施了“舌咽神經微血管減壓術”。
術后,林先生的疼痛癥狀消失,恢復正常生活。
好發于中老年人,會在吞咽、說話、咀嚼時觸發疼痛
咽喉、扁桃體疼了這么多年,居然還不是“咽炎”,這讓林先生頗感意外,“舌咽神經痛是個啥病啊?為什么還非得手術治療呢?”
對于他的疑問,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明峰給予了耐心解釋。
舌咽神經痛是一種出現于舌咽神經分部區域的陣發性劇痛,該病的疼痛性質與三叉神經痛很相似,亦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疼痛多單側受累,驟然發作,突然停止,疼痛猶如刀割或針刺樣,常有自然間歇期,但發作頻率和疼痛程度會逐漸增加。發作區常位于中耳、扁桃體、咽和舌根,也可向顳、乳突、面部、舌側等處放射。患者在噴嚏、吞咽、說話、咀嚼、舌部運動等動作時誘發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劉明峰說,該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多認為與迷走神經、舌咽部的脫髓鞘性改變有關,或是舌咽神經根腦干區存在血管壓迫,從而引起神經根病變所導致。有調查數據顯示,舌咽神經痛的年發病率約為 0.7/10 萬,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以中老年人為主,40歲以后發病。
從中醫上講,舌咽神經痛屬“咽喉痹病”范疇,所謂痹者,閉塞不通也。一般來說,舌咽神經痛的患者多有瘀血阻絡證,又因積勞日久,臟腑陰血虧損,虛火上炎,水火不濟,故兼有陰虛火旺之證。
臨床癥狀容易誤診,設立專病門診保障準確診療
記者采訪了解到,舌咽神經痛發病較為少見,且臨床癥狀跟某些疾病癥狀相似,臨床上容易被誤診。因此,有很多患者都像林先生一樣,在患有舌咽神經痛后,治療上走了不少彎路。為此,徐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特成立功能神經外科專病門診,對舌咽神經痛開展診療。
據了解,舌咽神經痛與三叉神經痛的疼痛性質相似,部位相近,誘發因素交叉,因此,很容易誤診為三叉神經痛。另外,由于舌咽神經痛的疼痛范圍呈擴散化,也可能被當成急性中耳炎、腮腺炎、扁桃體性炎、牙髓炎等局部感染性疾病、顳淺動脈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中間神經痛、耳顳神經痛、喉上神經痛、耳大神經痛、枕小神經痛等。
“舌咽神經痛的診斷,尤其是原發性舌咽神經痛的診斷,缺少驗證性檢查及特異性的診斷性治療手段,完全要依靠病史來診斷,而很多病人又對病史自述不清,往往給診斷帶來困難。”劉明峰稱,為了準確診斷該病,他們對該病進行了深入研究,側重于向患者問清病史,抓住關鍵點,同時做到與其他常見病及其他神經痛的鑒別。
微血管減壓+中醫藥輔助,助患者擺脫舌咽神經痛
劉明峰說,為緩解疼痛,中醫上建議對舌咽神經痛患者進行中醫藥綜合治療,從而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滋陰降火的作用。但要想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則應選擇外科治療方法——舌咽神經微血管減壓術。
所謂舌咽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就是在患者耳后發際內的皮膚處開一個小切口,進顱后在顯微鏡下找到在舌咽神經根腦干區對其形成壓迫血管,醫生通過特殊的器械在血管和神經之間置入墊棉使二者分開,以解除血管神經纖維受壓狀態,讓受損的神經纖維傳導恢復正常,從而達到臨床治愈目的。
劉明峰稱,該術式無需切斷舌咽神經和部分迷走神經根絲。隨著該項手術技術的日臻完善,特別是其具有的微創、安全性高、效果顯著以及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等特點,能夠令患者的血管、神經功能得以完全保留。
“術后,有些患者會出現疼痛、嘔吐、眩暈等癥狀,我們則會根據患者不同的癥狀,借助對其應用多種中醫治療手法,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恢復正常生活。”劉明峰說,耳穴埋籽是他們常用的術后輔助治療手段,該法依據中醫針灸理論,采用王不留行籽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應點,通過經絡傳導,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專家介紹
劉明峰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2007年徐州醫學院神經外科專業碩士畢業,畢業后在淮北礦工總醫院從事神經外科工作,2015年來我院。擅長腦外傷,腦出血,顱內腫瘤,功能神經外科(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診斷及治療。電話:15862171603。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