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2月26日,距離徐州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一個月,距離徐州組建新冠病毒肺炎重癥治療小組,20天。徐州新冠肺炎確診的79例病例,69例已經出院,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已全部轉為普通型病例。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是重癥患者“最后的防線”,9名來自不同醫院的醫生臨危受命,齊聚徐州抗“疫”一線,是重癥治療的“硬核天團”,護佑著重癥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徐州市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林濤,就是“天團”中的一員。


具有“重癥+中醫”的雙重優勢
“看到他們逐漸好轉,我們發自內心地高興”
2月6日,徐州市衛健委統籌徐州各大醫院的重癥醫學骨干力量,組建了新冠病毒肺炎重癥治療小組,在定點收治醫院參加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統籌調度下,徐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立即派出副主任中醫師林濤火速增援。
“2月7號晚上接到電話,第二天一早就到傳染病醫院了。”林濤說,武漢疫情爆發后,他第一時間請纓支援,并一直時刻準備著。接到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的增援通知后,林濤當即表示“我愿意去!”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是徐州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高流量氧療、每日超過十二小時的俯臥位通氣……為了患者,他們每日穿著笨重的防護服,辛苦而又艱難地實施著各項治療及救治措施,想盡一切方法,希望危重患者的病情能穩定好轉。
“我們一共分為兩個組,每組24小時一個班,組員輪休,組長全程在崗。”林濤是他們組的組長,“這里一會也離不開人,我們也是心無旁騖,一門心思在病人身上,看到他們逐漸好轉,我們就發自內心地高興。”
老觀念里的“慢郎中”,“新戰疫”中也能快起效
“作為一名中醫人,倍感驕傲與自豪”
疫情發生以來,衛健委、中管局多次提到防治新冠肺炎要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協作機制。林濤說,中醫藥在這場戰“疫”中所起到的作用,讓他這個“中醫世家”的中醫人,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

林濤的爺爺、爸爸都是中醫,他大學也是學的中醫內科專業。2002年大學畢業后,來到徐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工作。“在世人眼中,一直以來,中醫都被認為是‘慢郎中’,僅僅起到輔助作用,甚至很多時候沒有用武之地,但在這次新冠肺炎治療中,中醫藥卻很快顯示了它奇特的效果。”

林濤說,在重癥監護室里,很多患者都表現為發熱乏力、干咳氣短、口渴無痰、舌紅苔少、脈細數,這是典型的陰虛發熱表現。林濤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理論及三因制宜、隨證治之的原則,采用補氣養陰的方法為患者進行治療。很快,大部分患者開始不再干咳、不再發熱、短氣乏力逐漸改善。通過“中成藥+湯劑”的雙管齊下,患者核酸轉陰的時間在縮短,恢復進程在加快。
再次請戰支援湖北武漢
“沒有為什么,就是天然的職責”
林濤還提到,雖然是在重癥監護室,醫患關系卻十分和諧融洽。“一些患者胸悶缺氧癥狀緩解后,反而給醫護人員加油打氣,真的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共渡難關’!”
說到請戰,林濤說,這不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回了。2003年,他工作的第二年,“非典”來襲,他就主動提出“如果需要,調我去!”17年后,他“上戰場”的決絕依然,“沒有為什么,就職責所在,使命所在。選擇了這份職業,就義不容辭,我們同事大多數都寫了申請書。”
截至2月25日,徐州市傳染病醫院重癥監護室僅剩的兩名患者均已轉為普通型病例,相信不久,“天團們”就會完成使命。記者了解到,這9名勇士,早在2月20日,已經再次寫下請戰書,請求下一步支援湖北及武漢。“我們有一定的新冠臨床經驗,希望可以到湖北、武漢重癥戰場,發揮更大的作用!”請戰書上滿滿的簽字,“林濤”的名字寫在最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