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乳腺增生對很多女性來說并不陌生,在每年的日常體檢中,有多半的女性會查出有乳腺增生,醫生一般會建議隨訪檢查,有些醫生則表達了“輕微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療”的態度。然而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在發現乳房有增生結節時非常擔心患上乳腺癌,惶惶不安。
乳腺增生究竟離癌變有多遠?徐州市中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吳建華說,乳腺增生癥很少發生癌變,可以說九成以上的乳腺增生是安全的,但仍有少部分人有癌變的可能,所以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四旬以上知識女性乳腺增生多發
44歲的邵女士近來胸部腫脹,觸摸有硬塊,而且越來越硬,有疼痛感,她懷疑自己得了乳腺癌,到醫院就診后,醫生告訴她是一般的乳腺增生,但不排除以后有癌變的可能,開了一些治療藥物,希望她能調節好自己的心情和平時的營養。
乳腺增生癥是以乳腺小葉、導管上皮細胞以及間質細胞廣泛增生為基礎的系列組織學改變的乳腺良性疾病的總稱。乳腺增生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幾乎所有30歲以上的女性,不論結婚與否、有無哺乳史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有學者調查統計,40歲以上、社會經濟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早初潮、大齡初孕和絕經遲的女性為本病的高發人群。
乳腺增生是如何發生的呢?據吳主任介紹,正常情況下,月經周期中,乳腺組織在雌激素的作用下,發生著周而復始的增生與復原,在此漫長的周期性變化中,某些因素導致的內分泌功能紊亂,使體內激素水平和比例失調,最終導致腺體的增生過度或復舊不全,從而在臨床上表現為乳腺增生癥。
“乳腺增生病約占門診量一半以上,由于該病臨床癥狀輕重不一,體征不典型,組織病理學表現多樣,有些類型的確又有癌變可能,所以常常引起患者的擔心。本病起病緩慢,以乳腺腺體局限性增厚或結節為主要癥狀,多發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常伴有經前期或無規律的乳房輕度至中度疼痛,乳痛嚴重者少見。乳腺局限性增厚時類似腫塊,摸上去可感到較正常乳腺組織稍硬,表面不平或有小結節及囊性感,邊界不清楚,多數有觸痛,但乳腺疼痛與局限性增厚程度并不平行,也就是說有時增厚程度較重而疼痛卻較輕。少數病人可有乳頭溢液,以漿液性為主,如果出現棕黃色及血性溢液,要警惕惡變可能。”
五類型增生的癌變幾率各不同
1997年,中華病理雜志主辦的“全國乳腺病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舟山市召開,會上為病理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可遵循的乳腺增生癥的分類方案,被業內稱為“推薦方案”。“推薦方案”將絕經前乳腺增生癥分為5類:囊腫為主型、腺病為主型、纖維腺瘤為主型、導管內乳頭狀瘤為主型和非典型增生型。五種病理類型與癌變的關系各不同。
概括來說,乳腺一般性增生或單純性增生不會癌變,導管內乳頭狀瘤病和非典型增生可列為癌前病變,尤其是40—50歲伴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患者更應高度重視。
不同類型的乳腺增生癥應該怎樣對待?吳建華主任說,對于癥狀輕微、觸診無明顯腺體增厚或腫塊形成、特殊檢查亦未發現惡性傾向的一般性增生或單純性增生,患者可定期復查,解除自己不必要的顧慮。臨床上可采用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理氣止痛的中草藥,讓患者在經前自感乳房脹痛時服用,服至月經過后3到5天。也可服用一些中成藥,如乳核內消液、消痛散結片、乳塊消、逍遙丸、小金丹等,多數病人需治療1-3個月。疼痛較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雌激素藥物治療。此外,維生素E有調節性激素代謝的功能,長期小劑量用藥可作為治療增生癥的輔助性藥物,尤其是40歲以上患者更需服用。
導管內乳頭狀瘤病的患者大多有較長時間的乳腺增生病史,為單發或多發的局限性腺體增厚或邊界不清的包塊,主要癥狀是乳頭溢出血性液體而無疼痛。由于乳頭狀瘤小而軟,因而臨床檢查時常不易觸及,有時則可在乳暈下方觸及小結節,無皮膚黏連。患者被明確為導管內乳頭狀瘤病時宜行手術切除。
對于乳腺非典型增生,特別是重度非典型增生患者惡變率相當高,多數學者認為發現非典型增生時應進一步作切除活檢,以便及早發現早期癌變,及時作擴大范圍的乳房區段切除或乳房單純切除術。
六類乳腺增生需要做手術治療
吳建華主任說,從乳腺增生到癌變,其過程是:乳腺組織從正常—單純性增生—非典型增生(輕—中—重) —原位癌—浸潤性癌,這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非典型增生是癌變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而大部分病變會停滯在單純性增生階段。現代臨床檢查手段多樣,如乳腺近紅外掃描、B超、乳頭溢液涂片、針吸細胞學檢查、乳腺鉬靶攝片等可較及時監測出癌變,所以得了乳腺增生癥后,應正確對待,不必要的憂慮只會加重思想負擔,對病情不利。
怎樣初步自測區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不同呢?吳主任說,乳腺增生腫塊生長緩慢,質地軟或中等硬度、活動度好、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無黏連,腫塊的大小性狀隨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而發生變化。而乳腺癌的乳腺腫塊在短期內會迅速增大,質地較硬,表面欠光滑,活動度差,易與皮膚及周圍組織黏連,腫塊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無關。
“在臨床癥狀上,乳腺增生初期大部分患者典型癥狀為乳房經前一周疼痛或脹痛,經后明顯緩解,有些患者則無明顯疼痛。隨著乳腺增生的發展,經前疼痛逐漸加長,經后緩解不明顯或不緩解,最終發展為持續疼痛。當乳腺增生出現腫塊、結節,有些患者還伴有明顯疼痛時,要引起足夠重視。”
吳主任表示,乳腺增生手術的目的主要是消除乳腺癌變機會,但手術并不能保證不發生新的病灶,所以一般不輕易手術,但當出現以下六種情況時,建議采取手術治療:
一、病變程度較重,藥物治療無效者;二、病變較重而患者不能堅持藥物治療,有嚴重精神壓力影響工作和生活者;三、病變較重且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四、乳頭溢液,尤其是單乳溢液者;五、經治療癥狀緩解后,近一兩個月又出現復發,腫塊或肥厚腺體不隨月經周期改變而改變者;六、經中西醫治療癥狀不見緩解,反而加重,腫塊變大或變硬者。
七項生活習慣預防增生遠離腫瘤
就徐州市中醫院普外科近年的門診情況來看,吳主任說,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乳腺增生發病率上升很快,此癥己成為城市女性主要殺手,一旦患上乳腺增生癥,除了疼痛、腫塊外,患者在情緒上常有煩躁、易怒、恐懼等心理,生理功能下降,性欲淡漠、月經紊亂、體力下降、尿頻等,在病理上多伴有婦科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如果不及時進行綜合性的標本兼治,就會增加轉癌的幾率。
那么怎樣防止乳腺增生和預防癌變呢?吳主任簡要列了一個健康清單,供女性朋友們參考:
一是心理上的治療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對人體的危害莫過于心理的損害。因缺乏對此病的正確認識,患者易產生不良的心理因素,過度緊張、憂慮悲傷,會造成神經衰弱,加重內分泌失調,促使增生癥的加重,故而應解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刺激。心理承受力差的人應該注意少生氣,保持穩定情緒、開朗心情,有利于乳腺增生癥的早日康復。
二是改變飲食習慣,控制體重,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要多吃蔬菜、水果、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多吃黑豆、黃豆等雜糧。
三是生活要有規律,多運動,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勞逸結合,保持性生活和諧,調節內分泌失調,減輕乳腺脹痛。
四是不要濫用避孕藥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少吃用雌激素喂養的雞、牛等肉類。
五是避免人工流產,產婦多哺乳,能防患于未然。
六是自我檢查和定期赴醫院復查。
七是就診于正規醫院,明確診斷,根據病情遵從醫生合理的治療方案。
吳建華主任說,既使患了乳腺癌,也并非是絕癥,關鍵是能否做到早期發現及合理規范治療,目前有些乳腺癌治療的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患者延誤了治療最佳時期。當乳腺癌可以觸摸到時它至少在體內生長了兩年以上,乳腺癌早期的診斷是可以通過自檢、體檢、定期到乳腺科隨診以及儀器檢查等四種途徑發現的。市中醫院剛剛引起的美國豪洛捷數字乳腺攝影機是乳腺疾病診斷的科學依據,被譽為乳腺疾病的“金標準”,它對乳房有非常好的穿透性,可清晰地顯示出乳房內部柔軟組織,精確發現其它檢查無法發現的微小癌腫或是其它異常,為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奠定了基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