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兒童腦性癱瘓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嚴重病例還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及視、聽或語言功能障礙。
臨床癥狀表現
徐州中醫院腦外科朱安凱介紹兒童腦性癱瘓主要癥狀表現中樞性運動障礙,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如患兒抬頭、翻身、坐和四肢運動發育落后或脫漏;自主運動困難;運動僵硬;不協調,不對稱。有肌張力和姿態異常,表現為肌張力增高、低下或高低變化不定;肌張力增高者多呈足尖著地行走,或雙下肢呈剪刀狀交叉,膝鍵反射亢進,可有踝痙攣,巴彬斯基征陽性?;純撼S挟惓5淖藙?,如頭和四肢不能保持在中線位上,呈現弓狀反張、或為四肢痙攣。腦癱患兒約有2/3合并智能落后;約半數伴視力障礙;聽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癌發作或情緒、行為障礙等。
典型病例在出生時或嬰兒期呈現雙側癱或偏癱,繼后常有智能缺損和痙攣發作,有時可出現不自主運動或小腦共濟失調,病情穩定,非進行性,診斷并不困難。對患兒可行腦電圖及影像學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范圍,以及有無先天畸形或合并癲痛等。
兒童腦性癱瘓治療原則
朱安凱主任說,治療的目標是讓患者在他們運動和相關障礙的限制中,獲得最大的生活自理能力;經過適當的處理,許多患者,尤其是那些痙攣性四肢癱瘓或偏癱,可以得到接近正常的生活。那些有痙攣性偏癱或四肢癱瘓,而智力正常的患者有較好的預后,不完全依賴于社會。他們可能需要理療,工療,支架,矯形外科,語言訓練。
當智力和體格障礙不嚴重時,兒童應該到常規的學校學習。對另一些患兒來說,完全的不依賴于社會是不現實的,需要不同程度的終身的監護和幫助。如果可能,這些兒童應該到特殊學校。即使是嚴重受累的患兒,日常生活能力(例如洗臉,穿衣,吃飯)的培訓也是有益的,這可以減少依賴,增加自尊,并且極大地減輕家庭的負擔或慢性病醫療部門的工作。
徐州中醫院腦科專家朱安凱講到,和所有慢性殘疾兒童一樣,患兒的父母也需要幫助和指導,讓他們理解兒童的狀況和潛能,并減輕他們自己的不良感受。只要有父母持之以恒,切合實際的照料,公共和私人機構(例如各種社會保健機構,職業的康復組織,非專業性的健康組織如腦性癱瘓聯合協會)的幫助,患兒就有可能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