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腦卒中是由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以局部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的一組疾病。老百姓常說的腦梗死、腦梗塞、腦出血、腦溢血均屬于卒中,中醫叫做"中風"。
中風是目前臨床的常見疾病,具有高發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隨著目前人們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發病率逐年上升,因其極易遺留后遺癥,為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生活、心理及經濟負擔。多年的臨床觀察發現:早期正確的康復護理,可以最大程度減輕后遺癥。
首先,患者發病后,患側肢體呈遲緩狀態,不能主動活動。為防止患側肢體發生廢用性肌肉攣縮,關節活動范圍受限,疼痛等,需擺放使患者肢體處于功能位置,預防肢體攣縮,以便于肢體功能的恢復。如仰臥位時,床過軟,則受體重影響腰下沉,易形成屈髖位,長期下去導致髖關節攣縮。床過硬則易形成褥瘡。患者的肢體有所恢復后,也要注意良肢位擺放 。這里主要介紹一下臥位良肢位的擺放:
一、健側臥位 是健側肢體處于下方的側臥位。患者自己難以擺放時可由家屬幫助完成。患者的頭枕于枕頭上,軀干與床面形成的角度保持接近直角。患側上肢用枕頭墊起不使上肢屬于內收位,肩關節屈曲稍大于90?或稍小于90?,上肢盡可能伸直,手指伸展開。患側下肢用枕頭墊起,保持屈髖、屈膝位,足部最好也墊在枕頭上,不能懸于枕頭的邊緣。健側臥位有利于患側的血液循環,可減輕患側肢體的痙攣,預防患肢浮腫,易于保持姿勢。
二、仰臥位 臉處正中,軀干平展,在患側的臀部至大腿下方放一個長條枕。在患側肩胛骨下方放一個枕頭,使肩部上臺,使肘部伸直、腕關節背伸、手指伸開,手中不要握東西。患側下肢伸展,可在膝下放一小枕頭,形成膝關節屈曲,足底不接觸物品。
三、患側臥位 讓患側肢體處于下方,這樣有助于刺激、牽拉患側,減輕痙攣。患者頭稍前屈,軀干后傾,用枕頭穩固支撐后背,患側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腕背屈、手心向上、手指伸展開。健側上肢自然放于體側。患側下肢髖關節伸展、微屈膝。健側髖、膝關節屈曲,可放在長枕上,有助于患側髖關節伸展。患側臥位有助于患肢伸展,可抑制痙攣,健側肢體可自由使用。注意,一定要保持患側肩處于前伸位。
其次,在發病后部分中風患者會出現患側忽略。比如患者不能意識到其癱瘓側的肢體或忘記這側肢體的存在,甚至否認是他本人的,而是別人的肢體。如請他讀報紙上的標題他只讀右側而忽略左側;又或請他數床前的人,他只數站在右邊的和前面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可以表現出穿衣困難,進食時在盤子的一側遺留食物等等。
當有以上癥狀時應1:家人應在患側照顧患者,包括進食,說話等等,在患側放上色彩鮮艷的物品,提醒患者患側的存在。2:及時把錯誤反饋給患者,如能把忽略動作用錄像機錄像,讓患者一邊看一邊指出錯誤使其認識,通過反復練習掌握方法和技巧:3:指導患者及家屬對忽略側肢體的感覺輸入訓練 被動關節活動訓練增加患側感覺輸入;對忽略側肢體皮膚進行冷、熱、觸覺刺激,增加淺感覺輸入;觸摸患側肢體,讓患者判斷觸及部位;在患者的注視下用手、粗糙的毛巾、毛刷、 冰或振動按摩器摩擦患側上肢。
最后,還要特別強調一點,輸液時應選擇在健側。在為腦卒中偏癱患者輸液時,很多時候會選擇在患側輸液,因為都覺得患側肢體易于固定,這樣就可以減少針頭滑出血管的機率,穿刺沒有疼痛,所以有些患者或家屬主觀因素希望在患側輸液,這個觀點應堅決糾正。在患側輸液除了因患側血管血液循環差,易發生水腫及靜脈炎,對于發生液體滲漏也無感覺,不利于患肢的功能鍛煉外,更重要的是易引起血栓形成導致患肢水腫,甚至栓子脫落導致肺、腦栓塞。所以在為偏癱患者輸液時應選擇在健側,。
綜上所述,中風后遺癥雖然影響了人們的家庭及社會生活,但只要做到早治療,早預防及時規范康復治療都能減少后遺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康復熱線839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