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心理疾病患者約1.7億,其中以抑郁癥最為常見。現今對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有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等方法,而抗抑郁藥治療是目前治療抑郁癥最主要的方式。如何用藥治療,本期請專家進行講解。
抗抑郁藥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隨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癥狀,有效率60%~80%。雖然種類繁多,作用機制不盡相同,但抗抑郁效果大同小異。抗抑郁藥的起效時間通常在2~4周,因此選擇一種藥物治療后,要至少使用4周以上才能判定有無療效,再試著換作用機制不同的另一種藥。無論是哪種抗抑郁藥都有副作用,但不同藥物的副作用的發生情況及表現各不相同。有經驗的醫生往往是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藥物,使副作用最小。
抗抑郁用藥應全程治療
抑郁癥為高復發性疾病,目前倡導全程治療。具體的做法包括:
急性期治療 這一階段是針對患者明顯的抑郁癥狀進行治療,需時6~8周。通過足量單一應用某一種類的抗抑郁藥物使患者的癥狀緩解或明顯減輕。具體藥物選擇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個體情況、有無合并癥狀等而定。
鞏固期治療 在患者抑郁癥緩解之后進行鞏固治療,以預防病情反復,一般為4~9個月。此時,患者的抑郁癥狀已經基本消失,但并不代表其病情痊愈,在此期間隨時可能出現病情波動、反復、惡化或某些癥狀的殘留,因而必須繼續使用抗抑郁藥物予以鞏固療效。
維持期治療 治療時間在6~9個月之間,其目的是在患者經維持治療之后,抑郁癥狀完全消失,為防止今后抑郁復發而采取的治療步驟。下列情況需維持治療:3次或3次以上抑郁發作者;既往2次發作,如首次發作年齡小于20歲;3年內出現兩次嚴重發作或1年內頻繁發作兩次和有陽性家族史者。維持時間長短、劑量需視發作次數、嚴重程度而定。
閱讀下一篇
五類抗抑郁藥各有千秋,藥物治療不能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