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需要牢記“四不要”,以防止不良反應發生。維護身體健康。
一、不要擅自加大劑量
雖然關于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眾多文獻顯示,即使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的獲益和安全性均與年輕患者相當。但是,由于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藥物分解代謝水平下降,藥物體內半衰期延長。因此,老年患者不可使用大劑量他汀類藥物,以免增加肌病等不良反應發生。
二、不要過分擔心肝酶升高
他汀類藥物引起肝酶升高的發生率為0.5%~2%。一般認為,輕度肝酶升高(不超過正常值上限的3倍)不能認為是他汀的肝臟毒性,若患者沒有肝腫大、黃疸、直接膽紅素升高和(或)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器質性肝損害證據,可以在密切監測肝功能變化的同時繼續使用他汀治療;如肝酶明顯升高(正常值上限的3倍),則應減量或停用他汀類藥物,并密切觀察肝酶變化。他汀類引起的肝酶升高預后良好,在停藥后肝功能一般都能自行恢復正常。
三、不要忽略肌溶解等嚴重不良反應
肌病是他汀類藥物的另一常見副作用,包括肌痛、肌炎,嚴重時可發生橫紋肌溶解,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老年患者肌病的發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卻常因為臨床表現不典型而易被忽略。在服藥過程中,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肌肉酸痛應及時就診,監測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磷酸激酶<5倍正常值上限,無需換藥,可酌情繼續原劑量或減量;如果肌酸磷酸激酶>5倍正常值上限時,需停藥,或換藥。
四、不要隨意聯合使用藥物
包括降脂藥在內的大多數藥物都是經過肝臟代謝的。老年人經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因此,尤其要注意關注藥物間相互作用。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由醫生調整處方和劑量。此外,老年人在選用他汀類藥物時,還可以酌情選擇不經過肝臟代謝的水溶性他汀或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少的他汀,盡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總之,老年人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必須特別小心。建議用藥2~4周,患者應到醫院復查肝功能、血脂和肌酸磷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