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對醫療衛生和健康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在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走出一條有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擺在了醫院管理決策者的案頭。2018年,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徐醫附院”)這所百年老院打響了公立醫院由規模發展轉向內涵建設的“第一槍”,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三年來探索出一條加強黨建,以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徐醫附院特色的價值觀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全國公立醫院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樣板。
徐醫附院本部
處在醫改深水區,大型公立醫院該何去何從?面對困難,徐醫附院堅持“思路就是出路,改革破解難題”。2018年6月,徐醫附院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在“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號角聲中,徐醫附院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以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區域醫學中心為目標,拉開了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改革大幕。
徐醫附院東院區
當年次月,醫院即實施了一項被業界稱為“刀尖向內的自我革命”的做法:在全院范圍削減2000張床位,實現全院零加床。這一開創行業“自我革命”先河的“壯舉”背后,是徐醫附院人對公立醫院由規模型向內涵式發展的深刻理解。“醫學的真諦是維護人民健康,醫院不僅僅是‘治病’,更要注重‘防病’,這樣才能使‘健康中國’戰略部署落地開花。醫院應該端正辦院方向,體現公益性,又要體現醫學人文精神,不僅要有先進的技術、有品牌,更要有品質、有情懷、有溫度。”醫院黨委書記王人顥如是說。
2019年1月,徐醫附院確立了高質量轉型發展的“1234”發展戰略,并逐漸形成了“四個回歸、兩個全心全意、六有、六個起來、六個提升”等符合時代要求、具有徐醫附院特色的價值觀體系,不僅引領著全院職工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還在國內醫療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高質量發展,成果究竟如何?翻翻醫院大事記,一目了然。
徐醫附院于2019年11月27日引進第四代的Xi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婦科等手術。
三年來,蘇北首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落戶徐醫附院,引領區域醫療邁入人工智能新時代。斬獲2020年江蘇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和2020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實現了徐醫附院和徐州醫療衛生的歷史性突破。卒中、胸痛、創傷、孕產婦危急重癥、新生兒危急重癥5個救治中心均被評為省級以上中心;腎臟移植執業資格闊別15年后重回徐醫附院,也是重回徐州,已完成20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三個省級質控中心主任單位落戶;多人受聘為省級學會主委;黨建工作多次獲獎;先進典型模范人物不斷涌現……
行程萬里,初心如一。徐醫附院黨委表示,醫院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用奮斗之筆繼續書寫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徐報融媒記者 王任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