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院感染科主任趙桂珍指出,乙肝疫苗注射后1-2個月應進行復查。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乙肝高流行區之一,有乙肝攜帶者約1.2-1.3億人,乙肝病毒感染率高達57.8%。對于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e抗體及核心抗體呈陰性,而乙肝表面抗體呈陰性或弱陽性的乙肝易感人群而言,注射疫苗是防止患病的最佳途徑。
目前應用的乙肝基因疫苗共需注射3次,每次劑量10微克,于首次注射后的1個月后和6個月后進行再次注射,但是約有10%的人在3次注射后仍然不產生表面抗體,所以必須在一兩個月后檢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等5項指標,如果表面抗體仍呈陰性或弱陽性,則需進行再次注射。
對于注射成功者,也并非一勞永逸,乙肝疫苗的持續作用期根據不同情況最長可達10-15年,但一般也應每隔兩年左右進行查驗,若表面抗體呈弱陽性,則須再注射一針加強陽性。
據介紹,我國是世界乙肝高流行區之一,有乙肝攜帶者約1.2-1.3億人,乙肝病毒感染率高達57.8%。對于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e抗體及核心抗體呈陰性,而乙肝表面抗體呈陰性或弱陽性的乙肝易感人群而言,注射疫苗是防止患病的最佳途徑。
目前應用的乙肝基因疫苗共需注射3次,每次劑量10微克,于首次注射后的1個月后和6個月后進行再次注射,但是約有10%的人在3次注射后仍然不產生表面抗體,所以必須在一兩個月后檢查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等5項指標,如果表面抗體仍呈陰性或弱陽性,則需進行再次注射。
對于注射成功者,也并非一勞永逸,乙肝疫苗的持續作用期根據不同情況最長可達10-15年,但一般也應每隔兩年左右進行查驗,若表面抗體呈弱陽性,則須再注射一針加強陽性。
閱讀下一篇
陜西建立預檢分診制度防非典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