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眼下已進入“一九”節氣,感冒發燒、消炎止痛類常見類藥品必不可少。近日,國內蘇州、武漢、北京等地媒體報道部分常見藥品,尤其是感冒藥出現較大幅度提價。記者走訪徐州藥品市場,先后采集到廣濟、中健、彭濟、恩華等藥店的部分感冒藥價格,發現這些藥品的價格波動不大,但是“999”系列藥品供應略顯緊缺。
新聞背景:多地感冒藥價格翻倍 常用藥漲價
據多地媒體報道,近日,蘇州、武漢等地出現某品牌的感冒靈,以前賣9塊多,現在則賣17元,北京豐臺區的一家藥店的同品牌感冒靈更是賣到20元。不只是感冒藥,保健品維生素也出現了漲價。“太極藿香正氣液”,上面標注的價格是23.8元,不久之前,價格還是19.8元。太極集團11月2日曾發布《關于藿香正氣口服液調價的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公司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同時,將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終端零售價進行調整。
今年以來,已有多款OTC中成藥上調了價格,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三九胃泰、黃連上清片、強力枇杷露等產品都有提價現象。另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上海市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價藥品掛網采購未公布藥品情況說明”,來自蘭州佛慈制藥、山西汾河制藥、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等30余個常用藥被認為漲幅過大。
徐州市場:部分藥店“999”系列感冒藥缺貨
昨天上午,記者先后走訪廣濟、中健、彭濟、恩華等大藥店采集熱點的常見藥品價格,發現徐州的市場情況與外地對比存在差異。多家藥店的太極藿香正氣液標注的價格是23.8元/盒,安神補腦液(10ml×10支)28-32元/盒,蘭州佛慈制藥和山西汾河制藥等廠家的藥品種類不多。廣濟連鎖藥店、中健和恩華藥店的999感冒靈顆粒(10克×9袋)15元/盒,而彭濟等藥店所有的“999”系列感冒藥品缺貨。記者發現到藥店間部分同一款藥品價格不同,他們的解釋一樣:進藥渠道不同,所以價格會有差異。現在的999感冒靈顆粒(10克×9袋)15元/盒,一個月前的價格是多少呢?廣濟和恩華藥店表示價格大概為八九元,但是中健等藥店稱幾個月以來“999”系列的藥價一直沒漲價。
昨日,記者采集到廣濟、中健、彭濟、恩華四家大藥店部分常見感冒藥價格。
廣濟連鎖藥店
1.999感冒靈顆粒 15元/盒
2.白云山感冒靈顆粒 29.8元/盒
3.漢清源風寒感冒顆粒 24.8元/盒
4.傷風停膠囊 21.6元/盒
5.維c銀翹軟膠囊 24元/盒
6.四季感冒片 12元/盒
7.999感冒靈膠囊 15元/盒
8.滇中感冒靈顆粒 14.8元/盒
9.羚羊感冒口服液 38元/盒
10.感愈膠囊 22元/盒
中健藥店
1.999感冒靈顆粒 15元/盒
2.萬通感冒通 24元/盒
3.德眾維c銀翹片 15元/盒
4.德眾羚羊感冒片 20元/盒
5.白云山清開靈口服液 29.8元/盒
6.999小兒感冒顆粒 32元/盒
7.佛慈風熱感冒顆粒 15元/盒
8.天天樂板藍根顆粒 11元/盒
9.四季感冒片 18元/盒
10.999感冒靈膠囊 15元/盒
彭濟藥店
1.雙效感冒靈膠囊 19.8元/盒
2.萬通風寒咳嗽顆粒 20元/盒
3.仁和金青感冒顆粒 29元/盒
4.仁和感冒止咳顆粒 25元/盒
5.步長金前感冒膠囊 35元/盒
6.德眾羚羊感冒片 20元/盒
7.萬通消炎退熱顆粒 18元/盒
8.洛友板藍根顆粒 15.2元/盒
9.仁和蒲地藍消炎片 25元/盒
10.復方金銀花顆粒 29元/盒
恩華藥店
1.999板藍根顆粒 25元/盒
2.999感冒靈顆粒 15元/盒
3.999復方感冒靈顆粒 29.8元/盒
4.999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23元/盒
5.999小兒感冒顆粒 23元/盒
6.洛友小兒感冒顆粒23元/盒
7.感冒清熱顆粒 24.8元/盒
8.昆中藥小兒感冒顆粒26.5元/盒
9.一洲清開靈顆粒 15.5元/盒
10.白云山清開靈膠囊 20元/盒
物價局:藥店不明碼標價將查處
市物價局工價處處長楊益民表示,2015年7月1日起,國內市場所有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各零售藥店可以根據各自的進藥渠道和經營成本自主決定所售藥品的價格。對此,藥品零售企業在執行規范的經營過程中,物價監管部門不能干預其藥品的定價。但是,其售藥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明碼標價,不能有欺詐消費者行為,就是零售藥店為消費者提供相關加工服務,必須公示服務項目、內容和收費標準,由消費者自愿選擇。這么做的目的是讓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費,避免因提供服務產生的價格矛盾。零售藥店不僅應明碼實價,標價內容需真實明確,嚴禁“低標價高結算”等現象。徐州市區及各縣市區的零售藥店數量發展快速,由于藥店經營模式各不相同,管理水平良莠不齊,藥店從業人員素質有高有低,導致個別零售藥店不規范價格行為時有發生。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可向物價部門舉報。
■新聞鏈接
成本上漲為漲價原因之一 多家制藥企業已受到重罰
據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報道:在我國的1500種化學原料藥中,有50種原料藥僅有一家企業取得審批資格可以生產,44種原料藥僅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40種原料藥僅3家可以生產。原料生產商的壟斷,容易導致上游成本的大幅上升,致使藥價上漲。同時,還有不少企業把成本上升歸因于環保問題——隨著監管部門加大環保核查力度,為了達到環保要求,不少藥企斥巨資進行改造,還有一些藥企面臨關停、兼并的局面。數據顯示,全國原料藥和制劑生產企業由2015年11月底的5065家下降至2017年11月底的4376家。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中藥材的質量監管正趨于嚴格,抽檢和跟蹤成為常態。因此,為滿足監管要求,中成藥生產企業需要購買品質更好的藥材,藥材質量提升的同時,原料成本也隨之上漲,或許這是漲價的原因之一。此外,包裝、運輸、人力成本上升,也是很多藥企提價的理由。
“人吃五谷雜糧,焉能不得病”,藥是人們生病時的必需品,它的漲價也會影響到很多患者的用藥。為了抑制藥價上漲,讓患者吃上便宜藥、放心藥,監管層去年底就已開始行動。2017年12月,成都華邑藥用輔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金山制藥有限公司、廣東臺山新寧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冰醋酸原料藥生產企業因實施壟斷行為被處罰1283萬元,就給很多藥企敲響了警鐘。去年,官方曾發布的《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明確,相關經營者不得就短缺藥品和原料藥實施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違反《價格法》的行為。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