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表在美國《分子與細胞蛋白質組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對新生小鼠進行的大量研究顯示,產科和兒科的一些常用藥物,即便是減少劑量,也會引起嚴重且長期的不良反應。特別是發育中的神經系統極為脆弱,對孕婦和新生兒使用鎮靜劑、麻醉劑及抗驚厥類藥物時,需要特別謹慎。這一報道,使得人們更加關注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為保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我國制定了《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以法規形式明確強調: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臨床試驗,不得以健康人為受試對象。
國外相關機構也規定禁止在孕期試驗性用藥。徐州醫藥專家指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對孕婦以及胎兒的不良影響的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已發生病例的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相關研究,二是藥物的動物試驗(包括大鼠、兔、犬、猴等)。雖然動物試驗并不能完全顯示藥物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可能等同于人體反應,但是它可以為我們提供相關的信息。人類胚胎期已經出現了胚胎組織的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母親服用鎮靜、安定、麻醉、止痛、抗組胺或其他抑制中樞神經的制劑,都可能抑制胎兒神經的活動,并影響腦的發育。
閱讀下一篇
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對胎兒發育是絕對安全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