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72年,Thomas Willis首次描述了一種癥狀在一天內有波動的肌肉無力,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重癥肌無力。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研究的進展,這種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特點逐漸被人們掌握。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骨骼肌易疲勞及無力,休息后癥狀緩解為其特征性表現。
根據無力的部位該病被分為很多類型:如眼肌型、全身型等,如果癥狀累及呼吸肌導致呼吸無力會危及生命。重癥肌無力發生的種族性不強,好發人群為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1953年科學家發現重癥肌無力患者中很多伴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胸腺與本病的關系開始受到人們關注。胸腺本身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與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有聯系也不奇怪。
正因為科學家對這種疾病透徹的了解,故而在治療方面也有很多方法。在此筆者要很肯定地告訴廣大讀者:重癥肌無力是完全可以治療的。大體上治療分為外科治療和內科治療,如果發現患者有胸腺異常建議手術治療,其他患者基本都是接受內科治療。首選藥物分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和激素兩大類。前者純粹是對癥治療,而后者可以認為是對因治療。
閱讀下一篇
不良反應的嚴重病例均存在不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