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一直是醫學難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定居在人胃部的細菌,是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等多種上消化道疾病的罪魁禍首。它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1983年,澳大利亞兩位學者從一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活檢標本中分離出幽門螺桿菌,并證明該細菌感染胃部后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我國是胃病大國,胃癌發病率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超過6億。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存在耐藥菌株產生、易復發與再感染、毒副作用與費用較高、無法達到群體防治效果等弱點,要跨越這道檻,任重而道遠。研制疫苗是克服幽門螺桿菌感染傳統療法弱點的十分有效的途徑。
口服疫苗可直達患部
當今疫苗多采用注射型,而這個疫苗卻采用了口服型。其實,在研究之初我們也是走注射型道路,但實驗后發現,注射疫苗后激發產生的抗體大部分在血液里,很難達到胃的黏膜部位,效果不明顯。隨后我們才轉而采用口服疫苗。
口服疫苗主要產生黏膜抗體,而在血液中沒有抗體,理論上需要佐劑促發。疫苗的有效成分和佐劑的有效成分連在一起,在分子內成為一體。我們在國際上首創分子內佐劑黏膜疫苗理論,采取獨特的基因工程疫苗分子構建模式,在黏膜表面產生免疫力,解決了幽門螺桿菌在黏膜表面感染而難以防治的難題??诜呙邕€有諸多優勢:可避免針頭污染的危害;無需醫護人員幫助可自行服用;接種者無痛苦,依從性更佳,尤其適用于兒童。
兒童是主要服用人群
那么,哪些人適合服用本疫苗呢?應該說,所有未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健康人群都可以服用本疫苗。通常兒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議兒童為本疫苗的重點服用對象。
服用之后,其保護率有多大呢?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疫苗的研制經歷了15年時間,其間我們用5年完成了5657 名志愿者I、II、III期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疫苗無明顯副作用,保護率為72.1%,安全性良好。
預計兩年內上市
服用一次疫苗后,機體對幽門螺桿菌的免疫力可維持4~5年,如果此后加強免疫一次,防預期將進一步延長。該疫苗已經先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4項和1項國際專利。預計,該疫苗會在兩年內上市。
相關鏈接
目前常用抗幽門螺桿菌藥物
目前常用的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有羥氨芐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環素、強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機膠態鉍劑和胃舒平等。
潰瘍病患者還可適當結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加上兩種抗生素,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加上一種抗生素。療程一般為兩個星期。由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抗菌方案被廣泛應用,有可能擴大細菌的耐藥性。因此,替換性的治療或預防策略,如疫苗預防或免疫治療的研究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