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膠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蜜蜂從植物芽孢上采集一些東西加上自己的分泌物,最后得到一種膠狀物,人們就叫它“蜂膠”。蜜蜂用它來建造蜂房,蜂膠的作用類似于砌磚的水泥。此外,蜂膠還能阻擋細菌等外來侵襲。蜂膠的英文詞來自于希臘語,原意就是“蜂房的護衛者”。
人類使用蜂膠的歷史非常久遠。公元前300年,歐洲就有了使用蜂膠的記載。希臘、羅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來療傷、消炎,以及制作木乃伊等等。隨著歷史的發展,加上現代商業的營銷,傳說中蜂膠的“功效”越來越多,從傳統的“抗菌”“抗病毒”,到時髦的“調節免疫”“抗腫瘤”,不一而足。
因為多數國家對醫藥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有著嚴格的要求,蜂膠只能作為“替代醫學”用品銷售。但是對它的科學研究吸引了眾多目光。傳說中的各種功效基本上都有人進行過研究。幾十年來,發表的結果也不少。讓人失望的是,這些研究一般都是動物或者細胞實驗,針對人的實驗規模都不大,在醫學上不被認為能夠足以得出結論。最糟糕的是,還“時靈時不靈”——有的人做出來的實驗結果為“有效”,有的人的結果卻是“無效”。
不過,對于蜂膠商人和愛好者來說,也有“好消息”。一方面,這些研究結果只是說“沒有證明蜂膠有效”,而沒有去證明“蜂膠無效”。所以,只要人們“愿意相信”,就可以把它“當作有效”。另一方面,目前所做過的毒性和副作用檢驗,都沒有發現問題。所以,說它“未發現副作用”在目前也還是可以的。當然,跟任何其他成蜂產品一樣,它可能含有多種過敏原。如果是過敏體質,就需要小心一些了。
正如許多追求“傳統療法”的人士所說的那樣,蜂膠這樣的“天然產物”中可能含有幾百種成分,也不排除有現代分析技術還沒有發現的東西。現代科學對它的研究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傳說中的那些功能是否真實可靠地存在?二是如果這些功能存在,是其中的什么成分產生了這樣的作用?
科學的發展確實還很有限。對蜂膠的科學研究進行了幾十年,現在還是一團亂麻。這團亂麻還將繼續下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被解開。在獲得靠譜的證據之前,面對“以稀而貴”的它,是因為“沒有證據顯示它有用”而認為它“沒用”,還是因為“沒有證據顯示它沒用”而認為它“有用”,真的只能靠“相信”來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