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更年期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可緩解這一時期因女性體內激素不足所產生的不適癥狀。但丹麥科學家日前在研究中發現,激素替代療法會增加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激素替代療法的安全問題再起波瀾。加上以往研究報道的數據,與激素替代療法有關的其他疾病還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壓、膽石癥等。人們不禁要問,這個自1932年沿用至今的激素替代療法是否還有繼續應用于臨床的必要,安全性又如何保證?
絕經婦女可從中獲益
激素替代療法是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女綜合保健措施之一,一旦更年期癥狀消失,應停止治療。停藥后容易復發,但再次治療仍有效。如果中老年女性有重度的骨質疏松,單純補鈣無法吸收,也可繼續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并定期復查。同時在生活中應配合其他措施,包括合理飲食、鍛煉、戒煙限酒、勞逸結合,并配合使用非激素藥物、降糖降脂藥、治療骨質疏松藥等??偟膩碚f,應用激素替代療法利大于弊,但應嚴格掌握指征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激素替代療法使絕經婦女從以下幾方面獲益。第一,對絕經過渡期的月經失調有調節作用。第二,緩解血管運動功能不穩定癥狀。50%以上絕經后婦女有潮熱、盜汗、失眠,亦可能出現焦慮、抑郁和泌尿生殖道萎縮。激素替代療法可以消除潮熱及泌尿生殖道萎縮等癥狀。據報道,用藥8周時的有效率為90%~95%。第三,可以減少絕經后骨量的迅速丟失。醫學上早就發現雌激素缺乏是絕經期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原因。雌激素替代療法能減少病人骨質疏松性骨折,防止進一步骨丟失而穩定了骨密度。骨丟失以絕經后頭幾年最甚,約每年1%~3%。這種骨質加速流失一直持續到75歲。采用激素替代療法6年以上者,髖骨或腕骨骨折危險可降低50%,椎骨畸形發生率減少90%。第四,能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及病死率。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絕經后婦女采用天然雌激素替代治療者發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降低35%~45%,心肌梗死危險性降低約50%。第五,降低老年性癡呆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