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關鍵是規范的個體化用藥。治療的目標在于控制病情,并使患者完全緩解。因此,在治療上應首先用藥物使患者全身癥狀及嚴重的系統損害(如發熱、血管炎的表現、重度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等)得到控制,之后再給予阻止病情進展的系統治療。其個體化、規范化治療主要在于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應用。
激素用量要慎之又慎
激素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常用的一類藥物,但是,濫用激素則可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激素的用量及療程必須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以控制臨床癥狀、改善血管炎的表現為度,然后盡快將激素減至較小的劑量。具體劑量和用法應在風濕免疫科醫師指導下應用,切不可自行加減藥量。必須注意的是,臨床上并非所有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均需要激素治療。
一般說來,輕癥患者通常不需要長期口服激素。多數患者僅需要服用中、小劑量激素,而且應選擇短效的激素制劑。每日晨起時服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副作用,在癥狀得到控制后則應盡快減量。對于僅有皮疹等輕度皮膚性病變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甚至可以考慮僅通過局部外用激素來緩解癥狀。此外,錯誤地長期服用地塞米松等長效激素的用法在國內比較常見,應予以避免。
對于重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如狼瘡腦病、狼瘡性肺炎患者,也只能短期給予大量激素沖擊治療。一般連續3天,然后改為常規劑量。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確實需要進行激素沖擊治療的危重患者,也不可單純依靠加大劑量或長期較大量應用來控制病情,而應根據患者情況在適當時機盡早加用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要保證療程
免疫抑制劑也要根據患者病情、藥物療效、不良反應、劑量和療程以及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判斷,實施個體化規范治療。對于輕癥患者可以不用免疫抑制劑,但對于中重度患者則應盡量早期選用合適的免疫抑制劑以盡快控制病情,同時要及時給到有效劑量,并保證足夠的療程。因為免疫抑制劑通常需要應用1~2個月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不要因為用幾天或幾星期無效就過早停藥及減量,這樣反而會耽誤治療。應用免疫抑制劑后有無效果應由專科醫師根據臨床表現及化驗等多方面指標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