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長膿皰水泡了,很多市民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藥店買支藥膏自己擦。至于琳瑯滿目的藥膏都是針對什么細菌的,多半全憑營業員的推薦。不少市民長時間、大面積使用外用抗菌藥物,后果是治不斷根,反而令皮膚產生耐藥性,疾病更加頑固。
手癬、足癬,屬真菌性感染,可選用復方硝酸益康唑乳膏、聯苯芐唑凝膠等;而如膿皰瘡、癤腫、痤瘡等則屬于細菌感染的皮膚科疾病,可選用1%紅霉素軟膏、1%甲硝唑霜等。這都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病,應對癥選用抗菌藥物。皮膚外用抗菌藥并非沒有不良反應,只是反應較輕,需要患者自己多觀察,如燒灼感、刺痛等等,這些都代表皮膚向藥物“抗議”,不能不管。
有些患者認為一種藥物對自己起初有效,便長時間、大面積用藥,這也是誤區。這是因為藥物可以經皮膚吸收,產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如長期外用慶大霉素,吸收后可能產生耳毒性和腎毒性,長期、大面積外用可誘發耐藥菌株出現,以后使用就不再有效了。外用抗菌藥一般不宜超過一周,如癥狀未緩解或反而加重,應咨詢醫師或藥師。
閱讀下一篇
輕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等的用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