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的多少與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關系,可以間接反映血糖濃度的改變,同時也反映了機體糖代謝的狀態。徐州體檢專家介紹:糖化血紅蛋白的臨床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長期以來,評價糖尿病長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個困難問題,對病情波動較大及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尤其如此。一次血糖、尿糖的測定,只能反映抽血當時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隨進食和糖代謝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不能說明前一段較長時間病情的全貌。而糖化血紅蛋白隨血糖變化而變化,可以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驗前4~8周之內一段時間的血糖平均水平。
(2)糖化血紅蛋白不僅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輕癥、Ⅱ型、“隱性”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指標。但不是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指標,不能取代現行的糖耐量試驗,可列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檢查的項目。
(3)正常人的糖化血紅蛋白<6.79%。如果>11.5%時,說明患者存在著持續性高血糖,可以出現糖尿病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并發癥。因此,臨床經常以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監測指標來了解患者近階段的血糖情況,以及估價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情況。
(4)對預防糖尿病孕婦的巨大胎兒、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發癥發生發展的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5)對于病因尚未明確的昏迷或正在輸注葡萄糖(測血糖當然增高)搶救者,急查糖化血紅蛋白具有鑒別診斷的價值。
(6)對于糖化血紅蛋白特別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如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癥的發生。
總之,糖化血紅蛋白是一項說服力較強、數據較客觀、穩定性較好的生化檢查,能反應糖尿病患者2個月以內的糖代謝狀況,同時與糖尿病并發癥尤其是微血管病變關系密切,在糖尿病學上很有臨床參考價值。
徐州體檢專家介紹:此外,用含葡萄糖的透析液作血透的慢性腎衰病人,地中海貧血和白血病病人亦增高。糖化血紅蛋白降低:溶血性及失血性貧血,慢性腎衰,慢性持續性低血糖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