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6歲,乏力、面色蒼白半個月
半個月無原因進行性面色蒼白、乏力,不能勝任工作,稍動則心慌、氣短,尿色如濃茶,化驗有貧血(具體不詳),發病以來無發熱、關節痛、脫發、光過敏,進食和睡眠稍差,大便正常。既往體健,無心、肝、腎、結核病史,無毒物接觸史,無藥物過敏史,無偏食和煙酒嗜好,月經正常,家族中無類似患者。
查體:T36.5℃,P96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一般可,貧血貌,無皮疹和出血點,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鞏膜輕度黃染,舌乳頭正常,甲狀腺(-),心肺無異常,腹平軟,肝未及,脾肋下1cm,腹水征(-),雙下肢不腫。
化驗:血Hb68g/L, WBC6.4×109/L, N72%, L24%, M4%, 可見2個晚幼紅細胞,可見嗜堿性點彩紅細胞,plt140×109/L,網織紅細胞18%, 尿常規(-), 尿膽紅素(-),尿膽原強陽性,大便常規(-),隱血(-),血總膽紅素41μmol/L,直接膽紅素5μmol/L,Coombs試驗(+)。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8分)
(一)診斷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溫抗體型,原發性)
(二)診斷依據
1.有乏力、面色蒼白、動則心慌,氣短等貧血表現,脾大
2.鞏膜輕度黃染,結合化驗(血間接膽紅素增高,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原強陽性)為溶血性黃疸
3.Hb低,網織紅細胞明顯增高達18%,分類中晚幼紅細胞和嗜堿性點彩紅細胞等骨髓代償增生的表現,Coombs試驗(+)
4.未發現繼發原因
二、鑒別診斷(5分)
1.繼發性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自身免疫病等)
2.急性黃疸性肝炎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骨髓檢查及骨髓鐵染色
2. ANA譜,血清蛋白電泳,血清IgG、IgA、C3定量
3.其他有關溶血的檢查
4.肝功能、乙肝兩對半、胸片、腹部B超和血糖檢查
四、治療原則(3分)
1.首選糖皮質激素
2.免疫抑制劑或切脾
3.對癥治療
32: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合并DIC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男性,36歲,咽痛3周,發熱伴出血傾向1周
3周前無明顯誘因咽痛,服增效聯磺片后稍好轉,1周前又加重,發熱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膚出血點,咳嗽,痰中帶血絲。在外院驗血Hb94g/L,WBC2.4×109/L,血小板38×109/L,診斷未明轉來診。病后無尿血和便血,進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無肝腎疾病和結核病史。
查體:T37.8℃,P8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皮膚散在出血點和瘀斑,淺表淋巴結不大,鞏膜無黃染,咽充血(+),扁桃體Ⅰ°大,無分泌物,甲狀腺不大,胸骨有輕壓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齊,無雜音,肺叩清,右下肺可聞及少量濕羅音,腹平軟,肝脾未觸及。
化驗:Hb90g/L,WBC2.8×109/L, 分類: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葉8%,淋巴40%,單核4%,血小板30×109/L,骨髓增生明顯-極度活躍,早幼粒91%,紅系1.5%,全片見一個巨核細胞,過氧化酶染色強陽性。凝血檢查:PT19.9",對照15.3",纖維蛋白原1.5g/L,FDP180ug/ml(對照5ug/ml),3P試驗陽性。大便隱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數,胸片(-)。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8分)
(一)診斷
1.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合并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IC)
3.右肺感染 1分
(二)診斷依據
1.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①發病急,有貧血、發熱、出血;②查體:皮膚散在出血點和瘀斑,胸骨有壓痛;③血化驗呈全血細胞減少,白細胞分類見幼稚粒細胞,以早幼粒細胞為主;④骨髓檢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DIC依據:①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易發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驗PT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試驗陽性
3.肺部感染:發熱、咳嗽,右下肺有濕羅音
二、鑒別診斷(5分)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骨髓細胞免疫學檢查
2.細胞遺傳學檢查:染色體或基因檢查
3.X線胸片+痰細菌學檢查
四、治療原則(3分)
1.維甲酸或亞砷酸治療
2.DIC 治療:小劑量肝素和補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對癥治療: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