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傳染病院/傳染頻道:說起手足口病,這種傳染性極強、有可能致命的傳染病,讓好多媽媽心有余悸。最近,市民孫女士發現,兩歲女兒淼淼嘴巴里長了紅泡泡,都說是手足口病,讓淼淼媽緊張不已。
結果到徐州市傳染病醫院檢查,淼淼患上了皰疹性口炎,不是手足口病,讓淼淼媽虛驚一場。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鳳池介紹,感染性疾病門診平均每天都能收到10個左右皰疹性口腔炎的患兒。皰疹性口腔炎不是手足口病,但好多家長傻傻分不清。
嘴巴長泡泡就是手足口病?
孫女士介紹,最近,由于天氣變冷,她兩歲的女兒淼淼感冒發燒治療了好幾天,終于感冒好一些了,但淼淼媽媽發現,孩子的嘴巴里長了一些紅泡泡,像口腔潰瘍的樣子。
孩子發熱,嘴巴里又長小泡泡,擔心是手足口病,淼淼媽媽緊張不已,趕緊帶淼淼到重醫兒童醫院做檢查。
張鳳池主任檢查后,告訴淼淼媽媽,孩子患的不是手足口病,而是由病毒引起的皰疹性口炎,只需要用幾天的藥就能治愈了。
張鳳池主任介紹說,皰疹性口腔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通常是感冒后發病,常見于6個月~6歲的嬰幼兒,但這種疾病只在口腔內出疹,其他部位沒有。
特別是春夏交際的時刻,感冒的孩子多,許多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就容易患皰疹性口腔炎。
“由于皰疹性口腔炎是嘴巴里出現小水泡,使得一些孩子家長一發現孩子出現疑似手足口病的癥狀就對號入座,如臨大敵。”張鳳池主任說,一般人容易把皰疹性口腔炎的癥狀與手足口病混淆也很正常,因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內也會出現針尖樣小水皰,繼而形成潰瘍,兩種病都有發熱癥狀,因此一些患了皰疹性口腔炎的孩子也被家長或老師誤當做患了手足口病。”
怎樣區分?專家來支招
皰疹性口腔炎與手足口病雖然都會在口腔內出現小水皰和潰瘍,但卻有不同癥狀。
1.皰疹性口腔炎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通過唾液傳染,6個月~6歲的小兒比較常見,而且年齡越小,全身反應越劇烈,口腔癥狀也較重;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特別是4歲以下的寶寶容易得這種病。
2.皰疹性口腔炎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種感染性疾病容易合并發生,冬季發病較多,發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手足口病一般起病前一兩天發熱,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
3.皰疹性口腔炎在發熱1~2天后,口腔內多部位黏膜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透明小皰疹和潰瘍,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手足口病的口腔黏膜疹出現后,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一周后疹子消退。
張鳳池主任強調,預防皰疹性口腔炎要讓孩子勤鍛煉,多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注意平時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勤給孩子的玩具消毒;注意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為宜,如牛奶、米粥等;忌食海鮮等發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