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提高體檢準入門檻,非醫療體檢機構、“體檢游擊隊”有望退出江湖
近日,近四千名參與調查的網友中,七成人擔心體檢“有病檢不出,沒病檢出病”。
徐州資深體檢專家指出,體檢檢不出病,除了選錯適合的體檢項目、檢查儀器精度和試劑敏感度不夠、醫生解讀體檢報告不夠“火眼金睛”外,體檢機構的亂象也是一大原因。
針對體檢市場的混亂現狀,衛生部日前印發《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提高體檢行業門檻。事實上,今年八月份,廣州新港西路一家公立醫院的體檢中心就因嚴重不規范行為,被廣東省衛生行政部門查封。
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不過是廣東整治體檢市場的第一擊。今年內,廣東還將出臺體檢管理規定的實施細則。
專家揭秘
專家:徐州第一人民體檢中心專家
貓膩1
為中標壓縮檢查成本
專家指出,很多單位集體體檢,取招標制,參與招標的體檢機構打起“價格戰”,誰最便宜誰勝出,引發不少問題。
例如,有些體檢機構許諾在行業均價上給予折扣優惠。“有些中標機構的成交價低到行業均價的三四折,簡直是開玩笑。”事業單位的體檢均價相對好點,通常也有七八折。
聯系單位體檢的往往是工會人員,對醫學不懂行,通常只看價格和項目多寡,體檢機構刻意投其所好,號稱最便宜,往往容易入選。
大打折扣的體檢其作用是否也大打折扣?懂行的人從體檢表中能看出端倪。例如,大打折扣的體檢機構列出的檢查項目,成本大的項目很少,成本低的項目居多。網友質疑“單位體檢年年做都沒事,一患病卻是中晚期”,體檢項目上的貓膩是一大“元兇”。
在項目設置上,體檢機構也大打擦邊球。檢測腫瘤前期征狀的腫瘤標記物篩查近年受到追捧,有些機構號稱設有腫瘤標記物篩查,但另藏玄機。例如可篩查肝癌的甲胎球蛋白AFP,有定性和定量兩種,定量69元,而定性才11元,而體檢機構故意加以模糊,甚至移花接木。
閱讀下一篇
男性性功能障礙,必須接受哪些檢查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