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食欲減退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調查表明,年逾60歲的老人65%有不同程度的食欲減退,且常伴體重減輕,惡心,進食后飽悶感,胃脘脹滿,噯氣,矢氣等癥。老年人食欲減退的原因,除了與情緒不佳,牙齒松動或缺脫等有關外,主要還是因為胃腸本身發生了衰老性變化,致使消化、吸收功能逐漸減弱。
胃腸衰老性變化一方面體現在胃腸粘膜發生萎縮性改變。據報道,60歲的老人即使無任何癥狀,也有50~80%的人有胃粘膜萎縮性改變,尤其在胃小彎部較為明顯。另一方面,胃粘膜中出現了腸粘膜細胞,造成由胃粘膜轉變為類似腸粘膜的退行性變化。這種變化在10~20歲年齡期尚未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51~60歲為86%,61歲以上的均有變化。
醫學專家認為,胃粘膜這類退行性變化的發展,有可能誘發成胃癌;反之,由此而引起食欲減退以致影響營養成份吸收,又可加速人體的衰老。
老年人食欲減退既是多種疾病的反應,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衰老信號。如果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可以延緩和減輕食欲減退發生和發展的程度。①注意飲食調養,避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調味品和藥物;進食不要太熱、太快,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定時進食,年齡越大越注意少吃多餐。②注意多吃含纖維豐富和富于營養及多種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③食后平臥,或向右側臥30分鐘左右再活動。④忌煙酒。吸煙可抑制胰腺分泌,引起胃幽門擴約肌關閉不全,十二指腸反流入胃的反常作用。大量飲酒會沖淡胃酸,刺激胃粘膜病變,可能導致潰瘍發生。⑤適當鍛煉,尤其是平時進行腹肌鍛煉,增進胃平滑肌張力,可預防胃下垂,促進消化。(譚志剛: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