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中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目前我國中小學生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部規定的“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是根據人體生理發育特征制定的,反映了各年齡階段孩子的睡眠需求。睡眠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之一,深度睡眠才能有利于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如果睡眠不足,就會造成精神不振、食欲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得病,甚至影響生長發育,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
影響身高。雖然現在孩子的平均身高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大部分家長以為只要營養跟上了就會長高,其實不然。如果孩子長期睡眠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孩子不容易長高。甚至可以說,剝奪孩子的睡眠就相當于剝奪了他們的“生長權”。
導致肥胖。“睡得多”和“睡得少”都會造成肥胖,但有研究表明,孩子缺覺造成的肥胖與其他因素導致的肥胖不同,這是因為睡眠不佳會影響那些與食欲和飽腹感有關的激素,結果就是慢慢變胖。
破壞記憶力。孩子越小所需的睡眠越多,睡眠不足的孩子往往學習時精力不集中,容易減緩認知能力的發展。據英國《自然神經學》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睡眠不足會破壞腦部負責近期學習記憶的海馬神經區域,孩子們往往缺乏睡眠補償機制,所以對記憶力的破壞是不可彌補的。
此外,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睡眠處在“生命金字塔”的最底端,這種最低層次的需要如果長期得不到滿足,會引發精神上的煩躁、焦慮不安、情緒不穩等問題。輕則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成績;重則情緒會變得反復無常,破壞人際關系;有的學生甚至會因情緒不穩而容易沖動,產生攻擊性。
閱讀下一篇
家長給寶寶選擇抗生素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