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25日舉行的中國抗癲癇協會臨床實踐與培訓基地掛牌儀式上了解到,我國癲癇的患病率為7%。,目前有超過900萬癲癇病患者。專家提示公眾,癲癇并非不治之癥,經過一定時間的治療,80%病人的發作可以得到控制,其中至少一半病人最終可以停藥,因此要促進癲癇的正確診斷、治療和管理。
6月28日是第四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癲癇兒童健康與成長”。中國抗癲癇協會會長李世綽指出,目前我國癲癇病患者中有2/3的人得不到及時、正規的治療,一些人甚至認為癲癇病是不治之癥。專家指出,患者和家長要避免錯誤的認識,如有些人迷信“偏方”而放棄正規治療的機會;有些人則由于心急而頻繁地換藥;還有些人覺得服藥會變傻從而不愿意用藥。實際上,藥物的不良影響要遠遠小于癲癇發作本身對腦功能的損害,而且多數可以通過定期檢測,盡早發現、處理。患者如果不接受正確的治療,不僅發作會越來越頻繁,而且還會嚴重損害大腦的高級功能,出現智力、運動障礙或情感異常等。專家呼吁,關注癲癇病兒童及其家庭普遍存在的心理適應障礙,為兒童健康成長爭取最佳預后。
同日,作為衛生部全國神經外科醫師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院三系的北京三博腦科醫院,被授牌為中國抗癲癇協會臨床實踐與培訓基地。
閱讀下一篇
成長快線:寶寶成長必需八種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