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范先生咨詢:我父親曾經反復出現拉肚子、腹痛等癥狀,都沒引起重視,直到便血才去醫院,結果腸癌已是晚期。請問:腸癌的預警信號和危險因素有哪些?
徐州市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張躍解答:腸癌容易被誤診。早期出現的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有黏液和膿血時,易誤診為痢疾、腸炎或痔瘡等疾病,因而失去了早期根治治療切除的機會。
除了便血,腸癌可能還有這些癥狀:
1.大便形狀改變,頻繁排便,伴有腹痛腹脹,隨著病情的發展,癥狀也會加重。
2.腸道狹窄及梗阻。隨著大腸癌腫瘤塊逐漸增大,可能會導致腫瘤堵塞腸腔,造成腫瘤性腸梗阻。
3.消瘦乏力、食欲減退。在晚期大腸癌患者中比較明顯,是由于長期慢性消耗導致的。
張躍主任說:“大約一半的結腸癌患者并沒有報警癥狀。對于早期結腸癌,無癥狀患者的比率更高。因此,結腸鏡檢查是篩查結腸癌及癌前病變的金標準。”因此,早期篩查才是關鍵!
張躍稱:我國結腸腫瘤篩查目標人群為大于50歲人群。50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無論是否有癥狀、無論是否有危險因素,都應做一次結腸鏡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有條件的人群開始結腸鏡檢查。但是目前針對一般人群的篩查建議,諸如糞便隱血檢測、乙狀結腸鏡檢查以及從40~50歲開始的結腸鏡檢查,對于大多數遺傳性結腸癌患者是遠遠不夠的。
腸癌家族史、炎癥性腸病、飲食習慣不良如長期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糖尿病、肥胖、吸煙、大量飲酒、高齡都是腸癌的危險因素。
除此之外,腸癌也開始瞄上年輕職場人士,不規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久坐缺乏運動,都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幾乎所有的消化道腫瘤,都存在家族聚集性,一旦直系親屬被確診,一定要高度重視,立即做相關篩查! “當家族中有人確診結腸癌、腺瘤性息肉,其直系親屬要立即進行腸鏡檢查。不要等到有癥狀出現再去檢查,要提前進行篩查。”張躍說,“比如家族中有人確診結腸癌,那么直系親屬要從病人確診的年齡減去10-15歲,開始腸鏡等相關檢查。比如患者的父親是50歲確診腸癌的,那么患者需要至少在40歲前做腸鏡檢查。最好能在35歲之前做腸鏡檢查。原則上,篩查的時間越早越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