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王先生咨詢:上周,我兒子感冒、發燒到醫院治療,醫生讓先化驗血常規,說是判斷一下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再針對性用藥治療。請問:如何通過血常規辨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檢驗科專家解答:
一、血常規指標與感染類型
1. 白細胞總數:白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身體受到細菌或病毒侵襲時,白細胞數量會相應增加。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通常會顯著升高;而病毒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可能正?;蚵愿摺?/p>
2. 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具有吞噬細菌的功能。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比例和絕對值均會升高;而病毒感染時,中性粒細胞比例和絕對值可能正?;蚵愿?。
3. 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中負責識別和清除病毒的重要細胞。病毒感染時,淋巴細胞比例和絕對值可能升高;而細菌感染時,淋巴細胞比例和絕對值可能正常或略低。
二、通過血常規辨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的方法
1. 觀察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當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及絕對值顯著升高時,提示可能存在細菌感染;反之,若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及絕對值正?;蚵愿?,可能為病毒感染。
2. 觀察淋巴細胞:當淋巴細胞比例和絕對值升高時,可能為病毒感染;反之,若淋巴細胞比例和絕對值正?;蚵缘?,可能為細菌感染。
3. 結合其他癥狀和檢查結果:血常規只是輔助診斷手段之一,還需結合患者的年齡、具體癥狀、體征和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細菌感染時咽喉腫痛比較明顯,另有鼻塞流鼻涕、怕冷、頭痛等癥狀,體溫忽高忽低,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后,會出現咳嗽、黃色或綠色濃痰多等癥狀。病毒感染時會突發高熱,同時流清鼻涕打噴嚏比較明顯,眼睛紅腫,干咳或咳嗽少痰,喉嚨有皰疹等。引發上呼吸道感染后,會出現乏力、腹瀉、嘔吐等癥狀。
通過血常規辨別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并非絕對準確。在出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