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于女士咨詢:我女兒16歲,每月來“大姨媽”都會腹痛、腹脹,非常痛苦,不得不吃止痛藥熬過那幾天。請問:青春期痛經該怎么治療?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月經病門診副主任醫師李翠芹解答:“痛經”是指月經前后或期間下腹部疼痛,同時還可能出現頭痛、乏力、頭昏、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腰部脹痛等癥狀。“痛經”嚴重者還會出現手足厥冷、出冷汗甚至是昏厥,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指沒有明確疾病的情況下出現的痛經。常發生在青春期,初潮后 1-2年開始,30歲以后發生率下降,痛經程度常在婚后或一次足月分娩后減輕。繼發性痛經是指有盆腔器質性疾病引發的痛經。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等,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痛經。
不管什么原因,痛經了最好去醫院做一些必要的檢査,比如婦科檢查、B超、相關的腫瘤標志物檢測等,初步判斷病因,再對癥進行治療。
對于患有痛經的女性,首先要消除緊張情緒,保持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平時適度身體鍛煉,戒煙戒酒,疼痛不能忍受時輔以藥物治療,如芬必得止痛片及中藥等。對于頑固性痛經藥物無效的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
李翠芹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經期禁食冷飲及寒涼食物;經期應保暖,避免寒涼,禁游泳、盆浴、冷水浴;保持陰道清潔,注意經期衛生;適量運動,彎腰放松等動作能松弛肌肉及神經,體質增強有助于改善痛經;患有婦科疾病要積極治療,以祛除引起痛經的隱患。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月經病門診副主任醫師李翠芹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
閱讀下一篇
寶媽準備要二胎,問倆娃相差幾歲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