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訊:8月8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稱,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冷啟彬研究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提示,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對手足口病患者有一定保護作用,手足口病重癥發生可能與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不規律有關。這一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臨床及疫苗免疫學》上。
目前所知,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EV71和柯薩奇病毒16(CAV16),與脊髓灰質炎病毒同屬于微小病毒科中的腸病毒群,在氨基酸序列上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有研究報道,該腸道病毒群間存在廣泛的免疫交叉反應。脊髓灰質炎疫苗是常規接種疫苗,每個兒童按規定在出生后2個月~4個月時都會接種該疫苗,在4歲時會再加強免疫接種1次。而巧合的是,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年齡也正好在這個年齡階段,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對手足口病有無保護作用尚未見研究報道。
安徽省阜陽市曾在2008年3月暴發手足口病疫情,冷啟彬研究小組與阜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對2008年阜陽市發生的手足口病病例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盡管在所有患兒和健康對照組兒童中只有3名重癥患兒沒有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但手足口病患兒按常規疫苗計劃接種的比例低于健康對照組兒童,特別是患有神經性肺水腫的患兒規律接種脊灰疫苗的比例只有41.7%。該類肺水腫重癥患兒、非肺水腫重癥患兒的規律接種比例,與健康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提示,手足口病重癥發生與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不規律有關,而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可能對手足口病患者有一定保護作用。
閱讀下一篇
“史上最嚴”抗菌藥新規9月正式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