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食藥監局免費為餐飲企業提供的保潔用具

市食藥監局要求餐飲企業制度上墻

市食藥監局免費為餐飲企業提供的餐具消毒用品
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如今,徐州火車站附近小餐飲舊貌換新顏。隨意走進一家小餐館,看不到往日雜亂邋遢的就餐環境,看見的是明亮整潔的地面墻壁,分開的操作間、消毒區,以及一張張醒目的公示牌,上面注明了這家餐館的環境衛生情況等一系列內容。這一切變化,是我市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整治行動所帶來的成果。
全市深入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迅速部署各地健全監管體系,加大監管力度,依法查處餐飲服務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推動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再上新臺階。
改頭換面 餐飲業創出新顏
創衛猶如一股春風,為全市餐飲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高度的責任感使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借助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有利時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行分片包區、責任到人,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層層簽訂責任狀,人人頭上有指標,包干到組,責任到人。每周對各地創衛工作推進情況開展2次以上督查,采取包掛督查的形式,對包掛地區創衛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整改效果進行督查,掀起了系統內全身心投入創衛工作的熱潮。
“創衛工作得到了一批餐飲單位的積極配合,這些店主自己也很想將自身的衛生水平提升一個檔次。”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餐飲監管處負責人李明群介紹,餐飲業的整治改造包括8個方面,證照、衛生制度、食品量化分級管理、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室內環境狀況、垃圾收集設施、公共場所控煙工作、防蠅設施。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我們的工作人員,每天一大早就要出門,一直干到晚上9點,除了吃午飯、晚飯的時間,幾乎都在檢查監督。”李明群說,在綜合整治中,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的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地來到每一家大小餐飲店,不厭其煩地從每一個細節入手,針對餐飲店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一店一策”的措施,站在經營戶的角度,力求拿出最經濟、合理、實用、科學的改造方案。
辛勤的付出換來豐碩的成果。在牌樓餐飲集聚區,幾十家大小飯店全部面貌一新。“愚火鍋”餐廳廚房剛剛動了“大手術”,搬走了鍋臺、水池、遷移了操作案臺,購買了保潔柜等,加大了硬件設施設備的投入。而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工作人員還給餐廳送來了餐廚垃圾桶、消毒柜和各項上墻制度公示牌。“餐廳面貌一新,顧客也越來越多了。”餐廳駱經理對創衛以來的改造效果十分滿意。
謀劃“雙贏” 小餐飲舊貌換新顏
在我市“創衛”工作中,小餐飲是一塊“硬骨頭”,啃下它意義重大。
長期以來,小餐飲設備設施簡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改造起來難度很大。
“小餐飲監管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也是創衛工作中‘六小’行業整治的重點和難點。”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張文靜認為,街頭巷尾小餐飲的改造要因地制宜,創新思路,“堵疏”結合,謀求“雙贏”。
針對大部分小餐飲業主渴望提升硬件環境的愿景,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以創衛為契機,變“高壓”整治為“雙贏”整改,幫助小餐飲制度上墻,送來餐廚衛生和消毒用品,督促小餐飲經營者粉刷店面,打掃衛生,改進廚房功能分區,重點解決“小餐飲”行業存在的臟、亂、差等問題。
執法人員走上街頭、分組包片,對持證小餐飲單位督促亮證(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經營;向整改后達到布局基本合理、設施基本齊全、制度基本落實、安全基本保障“四個基本”要求的無證小餐飲單位,發放臨時餐飲服務許可證。
通過整治,小餐飲業環境變好了,餐飲證拿到了,業主的食品安全意識也顯著提高,“每購進一批原材料,我們都會在店內做詳細記錄。”火車站徐州家常菜飯館李老板說,小到一袋調料,大到米、面等原材料的生產日期、產地等信息,他都登記得清清楚楚,并在儲物間里分開存放,“這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對我們自己負責。”
通過一系列創衛工作,目前我市主城區持證小餐飲單位已達2444家,已取締無證小餐飲單位124家。創衛,讓小餐飲迎來轉變的契機。
創新機制 以點帶面提升餐飲管理水平
在民祥園路餐飲一條街,十六家小飯館沿路依次排開。如果你想到哪家飯店就餐,可以先看看掛在飯店里的“臉譜”,就知道放心不放心了:“笑臉”代表衛生狀況優秀,“平臉”代表良好,“哭臉”則說明衛生狀況差。這是餐飲單位實施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生動表現。
“要想得到笑臉可不容易啊,我們店一直在爭取!”回頭客餐館老板陳家亮笑著說,要想得到一張“笑臉”很不容易,監管單位要對其進行不定期抽查,從業人員健康證明、食品加工過程衛生防護等10多項要求每項都很嚴格。
陳家亮告訴記者,自從實施量化分級制度尤其是創衛以來,“看得見的壓力”督促他不斷改進軟硬件環境,以在激烈的同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隨著十六家飯館經營業主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整個民祥園路餐飲一條街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往日占道經營的大排檔全部收歸店內經營了,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現象沒有了,周邊居民的投訴也沒有了。
從材料采購,到食品制作加工完畢,各個環節都關系到消費者食用是否安全,創衛以來,小餐飲業主積極按照衛生監督部門建議,強化食品加工過程的衛生管理,確保呈現在顧客餐盤里的菜肴干凈、衛生。
與此同時,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執法人員堅持監管與服務并重,整治與規范并舉,推出便民措施: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限,上門服務,現場辦公,熱心指導,一次性告知整改內容。堅持嚴格監管不留情面,真誠服務取信于民,贏得了餐飲單位的支持和配合,有力地推動了各項整治工作的落實到位。3個月內,全市新參加量化分級評定的餐飲單位408家,責令整改17家,量化分級管理率達100%;改造了民祥園路、悠客、火車站站北等小餐飲街區,全面提升了市區餐飲服務單位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