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悠悠民生,健康最大。翻開厚重的徐州年度健康白皮書,我們欣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變化發生在我們身邊:
全市三級醫院數量達19家,其中僅三甲就有10家,“到徐州看病”日益成為周邊地區廣大群眾的習慣,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集聚效應逐步凸顯;
健康城市、健康鎮(街道)、健康村(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場所建設的步伐加快,我市在全省率先推進“大基層”工作試點,不斷加強基層基本服務體系建設,各項指標居全省前列;
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工程,低收入人口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全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入推進,17個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省級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創新試點;
“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十項行動穩步實施,遠程會診、影像、檢驗、心電和病理“五大遠程醫療中心”加快構建,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功能順利實現互聯互通……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年。
今年,我市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適應職能轉變新形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踐行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筑高地,堅持一個鮮明導向(以維護和促進全民健康為鮮明導向,強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深入推進“三項重點任務”(健康徐州建設、綜合醫改、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推動“四個無止境”(解放思想無止境、高質量發展無止境、優質服務無止境、黨風廉政建設無止境),促進衛生健康事業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放眼2019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亮點滿滿,經由十項創新路徑,舉全市之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
創新路徑之1
全方位推進健康徐州建設
組織實施《“健康徐州2030”規劃綱要》。建立健全“健康徐州”建設協調協作工作機制,圍繞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五大重點領域,扎實推進健康徐州建設十二大行動。
持續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制訂并實施全市居民營養計劃,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強殘疾人、流動人口、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衛生與健康工作,開展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能力建設試點工作。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健全長效工作機制,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內涵。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扎實推進控煙工作。
大力推進健康城市健康單元建設。突出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繼續開展健康城市建設省級試點工作。積極開展健康村鎮和健康社區、健康單位、健康家庭建設,建成省級健康村15個、健康社區20個、健康單位30個。
創新路徑之2
更大力度推動綜合醫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有序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推進完善各類區域醫聯體、醫療集團建設,探索實施市、縣“事業性醫療集團”試點,開展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工作,同步協調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做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提高簽約質量,讓家庭醫生“能看病、看好病”,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
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進一步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創新公立醫院人員編制管理,擴大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落實“兩個允許”。推動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充分發揮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引導效應,著力提升群眾對醫改的認同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創新路徑之3
打造更高水平的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
不斷優化優質資源配置。全面完成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遷、北區股份制醫院建設,加快推進全市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積極推進市中醫院、兒童醫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新院建設。加快推進豐縣人民醫院、豐縣中醫院、沛縣人民醫院、睢寧縣中醫院、新沂市中醫院、銅山區中醫院、邳州市中醫院等一批縣級醫院工程建設。
深入實施“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實施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突破計劃,重點支持眼科、麻醉科、急救醫學科、心內科、康復科、新生兒科、中醫皮膚科等專科創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加快推進市兒童醫院創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建設麻醉、心腦血管、腫瘤等淮海經濟區區域性診療中心,加快推進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市中心醫院省級綜合類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步伐。推進市中醫院、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康復醫院、市口腔醫院等專科醫院組建專科聯盟。推動新沂市中醫院、賈汪人民醫院積極創建三級醫院,進一步提高縣域醫療能力和服務水平。
加快實施重大醫療健康項目。加快推進高危孕產婦、新生兒、創傷、胸痛、卒中等五大救治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質子重離子醫院項目。積極推進吳孟超院士腫瘤精準醫學中心、醫學高科技創新轉化基地、醫學與生命科學院士專家聯盟等“一站兩中心一基地一聯盟”建設。
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實施十三五“科教強衛”工程和中醫藥傳承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加快高層次衛生人才引進培養。以薄弱專科、縣醫院重點專科為重點,加強全科及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
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落實《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宣言》有關部署要求,組建跨區域醫療聯合體,開放遠程醫療服務,推動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共享、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區域衛生健康協調協作工作機制,全力提升徐州市在淮海經濟區的醫療衛生首位度,進一步提升在淮海經濟區乃至全國的醫療技術輻射力。
創新路徑之4
持續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三年行動計劃
著力提升醫療服務。進一步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年內力爭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普遍落實臨床路徑管理、檢驗檢查結果互認等8項制度。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優化診療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加強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提高護理特別是老年護理服務能力。
確保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以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為核心,狠抓三級查房、手術安全核對等18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實,并將落實情況納入醫院評審范圍進行綜合評定。
積極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深入推進省“平安示范醫院”建設,持續開展“爭做人民滿意醫院 爭當人民滿意醫生”活動。實施醫療機構(醫師)不良行為計分制,開展醫療機構綜合信息社會公示、民營醫療機構誠信評價,推進誠信醫療建設。
創新路徑之5
大力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
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堅持預防為主,開展重大疾病和突發急性傳染病聯防聯控,提高對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職業病和出生缺陷等監測、預防和控制能力。進一步規范疫苗和預防接種工作管理,強化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規違法行為。
做實做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于75元。開展電子健康檔案核查,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向簽約居民開放使用。
大力提升衛生應急處置能力。扎實推進社會動員體系、院前急救體系和院內救治體系“三大”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切實加強衛生應急培訓演練,提高突發事件、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水平。大力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公共場所年投放AED不少于50臺。
持續開展綜合衛生監督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執法力度,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創新監管理念,不斷提升“智慧衛監,信用監管”水平。開展食品安全標準宣傳及跟蹤評價工作,對嚴于國家標準的食品企業標準備案繼續推行“互聯網+”和“不見面”備案方式。
創新路徑之6
做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
加大實施健康扶貧力度。在原20種大病的基礎上,增加肝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內障、塵肺、神經母細胞瘤等10個病種納入專項救治范圍。加強大病救助體系建設,落實一站式即時結報,全面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努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大力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落實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確保孕婦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減少出生缺陷發生率。落實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90%的目標任務,為在園兒童建立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推進醫養結合工作,每個縣(市)區建有1所以上老年護理院或康復醫院,全市老年護理院達到20所以上,全市至少有2家二級以上醫院和1家醫療衛生機構探索安寧療護服務。
加強人口監測和家庭發展能力建設。加強人口監測和形勢分析,全面實施兩孩政策,加強生育狀況監測調查,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創新路徑之7
進一步彰顯徐州中醫藥特色
提升中醫醫院整體服務能力。繼續開展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加強中醫重點專(學)科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中醫診療中心,中醫重點專科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所有公立中醫醫院建設中醫經典病房,全部設立治未病科、康復科、老年病科。全面完成3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診療區(中醫館)建設任務,力爭2019年底30%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高標準建成中醫閣。
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開展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組織“師帶徒”和“讀經典、上臨床、跟名師”活動,培養優秀中青年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加大中醫傳統經典方劑的開發和運用,注重對現代中醫名家遣方用藥的經驗總結和轉化推廣。
創新路徑之8
大力實施基層服務體系提檔升級工程
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規范化建設。實施基層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實現鎮、街道、建制村、城市社區基層公衛體系功能配置全覆蓋。積極參與國家首批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加快推動部分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和城市社區醫院創建二級醫院。
大力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深入開展省基層衛生十強縣(市、區)創建活動,建成262個省示范標準衛生室和一批省示范鄉鎮衛生院、星級家庭醫生工作室。重點加強慢病管理、兒科、康復科、全專聯合病房建設,建成市級及以上基層醫療機構特色科室30個。
深化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采取“定向招生、免費培養、協議就業”模式,擴大本專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錄規模。實施骨干衛生人才遴選資助、醫務人員“縣管鄉用”、城鄉衛生對口支援等舉措,進一步創新基層用人機制。加快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和人事編制、物價、基本藥物、醫療保障等政策落地,提高基層一線醫務人員實際待遇。
創新路徑之9
加快智慧健康建設步伐
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十項行動。深入開展 “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地區(單位)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強醫療和健康檔案信息互通共享,加快群眾結算支付便捷服務建設。
進一步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推進各醫院加快建設醫院信息化集成平臺、信息綜合平臺及臨床數據中心,實現全市各三級醫院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所有三級醫院電子化病歷達到三級水平。
加快推進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務項目。加快推進“徐州健康通”建設,分時段預約掛號、檢驗檢查結果在線查詢、家庭醫師在線簽約在線履約,提高群眾就醫便捷獲得感。
重點推進遠程醫療和分級診療信息化建設。探索建立利用市級分級診療系統實現協同門診后上下轉診的就診服務新模式。進一步發揮全市“遠程醫療五大中心”作用,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并逐步實現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
創新路徑之10
推動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推進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深入推進衛生健康“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全面推行“不見面審批”。全面規范推進政務公開。
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實行二級及二級以下醫療機構設置許可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在科研課題申報、職稱晉升、重點專科評審、醫院評價等同等待遇,鼓勵醫師到非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